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421篇
化学   716篇
晶体学   58篇
力学   135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268篇
物理学   7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52.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53.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54.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55.
pH滴定-主成分回归法同时测定酚类同系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pH滴定-主成分回归法同时测定了苯酚、邻苯二酚、邻苯三酚的混合物,结果良好。通过交差验证法,本文还对采样区间和采样间隔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6.
银微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宾  方惠群 《分析化学》1995,23(11):1243-1246
本文首次报道了银微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用化学刻蚀法方便地制作了银微电极,用于DPSA具有背景值低,分辨率好、精密度及灵敏度高,在不搅拌,仅需一定酸度而酸度而无其它介质的条件下就能测试等优点,对人工试样及自来水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7.
Introduction 2-Hydroxy-1,4-naphthoquinone (HNQ), existing in natural plants,1,2 is popularly separated and purified as dye or pigment.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function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protein coenzyme of HIV-I, HNQ can inhibit HIV virus from copying and propagating,3,4 HNQs derivatives and di-chloroallyl lawsone are also the inhibitor for RNA syn-thesis of cancer.5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de chain attached to HNQ an…  相似文献   
58.
新的β-二酮及其Eu(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4-甲氧基联苯甲酰三氟丙酮(1-(4'-meothoxybiphenyl-4yl-)-4,4,4,-trifluoro-butane-1,3-dione,MBPTFA),以元素分析和1H-NMR谱确定了其组成;进而以MBPTFA作第一配体和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第二配体,与EuGl3反应,合成了一种三元配合,Eu(MBPTFA)3Phen.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体本身是一种良好的蓝色发光材料;配合物中的有机配体能够有效地的把吸收的能量传递给中心Eu3 离子,强烈敏化Eu3 发光,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Eu3 的5Do-7F2发射.这对寻找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和制备有机电郅发光器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2-苯基-1, 2, 3-三唑-4-羧酸(1)与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 2, 4-三唑(2a~o)在POCl~3催化下, 脱水缩合得到15个新的3-烷基/芳基-6-(2'-苯基-1', 2', 3'-三唑-4'-基)均三唑并[3,4-b]-1, 3, 4-噻二唑类化合物(3a~o)。  相似文献   
60.
采用非晶态多核配合的方法合成了La1-xCuxMnO3(x=0、0.05、0.1、0.2、0.3、0.4、0.5)系列催化剂, 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比表面测定仪(BET)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Cu掺杂对钙钛矿结构及其对CO催化氧化发光性能及催化氧化CO、CH4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当x≤0.1 时, Cu掺杂仍可形成单相的钙钛矿结构; 当x>0.1时, 过量掺杂的Cu以CuO杂相存在. Cu掺杂可改善La1-xCuxMnO3催化剂对CO和CH4的催化氧化活性. 经700 ℃焙烧3 h制备的La0.9Cu0.1MnO3催化剂具有最高CO催化氧化活性(T100%=170 ℃), 该结果与CO催化氧化发光结果一致.而La0.95Cu0.05MnO3催化剂对CH4的催化氧化活性最高(T95%=70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