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8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卢浩  赵文君  张会强  王兵  王希麟 《中国物理 B》2017,26(1):14703-01470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turbulent flow and examine the wall-similarity hypothesis of Townsen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tudy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over smooth and cube-rough walls with different roughness heigh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 coupled with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IBM). The 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array on mean and fluctuating velocity profiles, Reynolds shear stress, and typical coherent structures such as quasi-streamwise vortices(QSV)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 are obtaine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urbulent fluctuations and structures are observed in roughness sub-layer(five times of roughness height).However, no dramatic modification of the log-law of the mean flow velocity and turbulence fluctuations can be found by surface cube roughness in the outer layer. Therefore,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wall-similarity hypothesis. Moreover, the von Karman consta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oughness height in the present simulation results. Besides, the larger size of QSV and more intense ejections are induced by the roughness elements, which is crucial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nhancement.  相似文献   
32.
同步辐射小角散射实验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角X射线散射(SAXS)实验站配置有SAXS相机、在线控制及数据获取系统.SAXS相机由位置精度为1μm的狭缝系统、用以监测光强的电离室、在垂直于束流的平面内能作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遥控调节的样品台和可调长度低真空管道等部分组成,真空管道的两端有25μm厚的Kapton膜密封,探测器为闪烁计数器.该装置的角分辨优于0.6mrad.  相似文献   
33.
报道了用13C NMR研究不同聚合度无规立构聚乙烯醇与丙酮、丁酮反应所形成缩酮环的结构及浓度,并与理论估算值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实际成环浓度与理论值差别的原因,并根据不同聚合度PVA缩酮化结果发现PVA缩酮化反应存在一个临界聚合度No。  相似文献   
34.
小角X射线散射中porod正偏离的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散射体系中除散射体外还存在微电子密度起伏时,实测散射强度将形成对Porod定理的正偏离,从而使散射体的散射失真。提出了一种在长狭缝准直条件下应用模糊强度校正正偏离的方法:作出In[q^3I(q)]~q^2曲线,用公式n[q^3I(q)]=InK'+σ^2q^2拟合大波矢区直线,求出斜率σ^2,作出In[q^3I(q)]-σ^2q^2~q^2曲线即为无偏离的Porod曲线,由此曲线再还原出无偏离的散射强度,即I'(q)=exp{In[q^3I(q)]-σ^2q^2}/q^3,再以醇热法合成的介孔氧化锆粉体为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测定二氧化硅干凝胶的平均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当多孔体系的小角X射线散射不遵守Porod定理的情况下,应用Debye法(相关函数法) 和Guinier法(逐级切线法和多级斜线法)计算它们的平均孔径的方法.对不同制备条件下部分 二氧化硅干凝胶的测试,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并与氮气吸附法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二氧化硅干凝胶 平均孔径  相似文献   
36.
由2-甲硫基烟酸(HA)与Eu(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和13种分别掺杂La(Ⅲ),Y(Ⅲ),Zn(Ⅱ)的三元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着重研究了掺杂离子、溶剂、配合物溶液的浓度对配合物中Eu(Ⅲ)发光性能的影响。紫外光谱显示HA与铕离子配位后其吸收峰强度发生较大改变。红外光谱表明2-甲硫基烟酸中的羧基与铕离子以螯合双齿配位,且单一配合物和掺杂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荧光光谱表明La(Ⅲ),Y(Ⅲ),Zn(Ⅱ)掺杂可以提高铕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其中La(Ⅲ)掺杂荧光强度增强最明显。配合物(Eu0.5Zn0.5)(A)2.5·3H2O以乙醇为溶剂,浓度为5×10-5mol·L-1时,其荧光强度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37.
采用在线超滤-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面粉中BrO3-、NO2-、NO3-3种阴离子的含量。10.00g样品用水超声提取30min,定容为100mL,离心分离,取上清液通过0.22μm在线超滤系统进行预处理。分取20μL进样,经Metrosep A Supp 7-250阴离子分析柱和Metrosep A Supp 4/5Guard保护柱分离,以3.6mmol·L-1碳酸钠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淋洗,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BrO3-、NO2-和NO3-分别在0.20~10.0 mg·L-1,0.02~2.00 mg·L-1和0.25~30.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20~2.50mg·kg-1之间。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个面粉样品,并以此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9.0%~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2%~4.6%之间。  相似文献   
38.
航空发动机用蜂窝材料应变率相关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典型航空发动机涡轮机匣防叶片刮磨的蜂窝材料,阐述了常用的蜂窝等效模型和J-C(Johnson-Cook)模型,将两种材料模型应用于蜂窝冲击试验的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标定及简化假设,J-C模型可提供满意的仿真结果,其中蜂窝损伤预测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鉴于其使用相对简单,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预测精度,在航空发动机叶片与蜂窝的刮磨仿真分析工程应用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9.
简单介绍了曙光一号自由电子激光器实验布局.着重就束调节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给出了束流调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当进入摇摆器的束流为950A,摇摆器磁场为0.31T,在摇摆器长度为2.4m的位置,获得了50MW的饱和功率,经变参数实验后输出功率提高到140MW.  相似文献   
40.
建立了一种新的微乳体系,成功地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快速分析脂溶性维生素VA、VD3和VE.本微乳液的组成为:1.2%(m/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21%(V/V)正丁醇-18%(V/V )乙腈-0.8%(m/m)正己烷-20 mmol/L H3BO3-Na2B4O7缓冲液( pH 8.4 ).该微乳体系中,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有机溶剂乙腈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分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分离电压为25 kV,柱温为25 ℃时,VA、VD3和VE在13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3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n= 5)<2.5%和4.5%;VA、VD3和VE分别在20~1000、5~1000和5~1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分别为12、 0.72和0.29 mg/L.本体系应用于市售VE胶囊的测定,结果与标示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