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6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土壤及水中噻虫啉、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稻田水样以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经浓缩后定容;土壤样品用水润湿后以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净化。优化的色谱条件为: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柱温3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表明,噻虫啉、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在0.01~10.0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1.000、0.999 9;噻虫啉、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的仪器测定限为0.001~0.002 mg.L-1,在稻田水中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 4~0.001 0 mg.L-1,在土壤中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 2~0.003 6 mg.kg-1;对稻田土壤及水中的噻虫啉、氟虫双酰胺及其代谢产物进行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实验,得到方法的回收率为82%~106%,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1%~3.8%。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与准确度良好,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测定啤酒中乙醇的方法。取4份5mL啤酒标样,分别加入0,1,2和4 mL 5%的乙醇,再分别加入20 mL 1 mol/L H2SO4、4 mL 1.25 mol/L丙二酸、3 mL 0.1 mol/L硫酸铈铵,以水定容至52 mL。在37.0℃,850 r/min反应条件下,恒速搅拌4 min,快速注入8 mL 0.8 mol/L NaBrO3,记录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利用其最大波幅和乙醇含量拟合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用于测定其它啤酒中乙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乙醇的浓度与最大波幅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9~0.999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102.0%,RSD为0.4%~1.7%。本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测定啤酒乙醇含量的新方法,也可为复杂样品中其它成分的测定提供借鉴手段。  相似文献   
23.
丁丽芹  冯豪  念利利  梁生荣 《合成化学》2020,28(10):924-931
综述了植物油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改性方法,包括提高植物油中油酸含量的生物改性方法、减少植物油分子不饱和度和提高植物油分子支化度的化学改性方法以及加入硼酸类添加剂或氮化硼纳米粒子等添加剂改性方法;通过在植物油分子中引入功能性官能团以及与其他单体聚合等方法可由植物油合成润滑油添加剂,提高油品的增黏、降凝和抗磨等性能。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涡旋结构理论,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引进了准相似性条件,认为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场在衰变过程中具有相似性,相似性尺度由表征湍流强弱的湍流脉动速度均方差q以及与特征涡旋尺度具有密切关系的湍流广义Taylor微尺度λ所决定,在对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场计算中,假定湍流脉动在空间呈周期性,周期性尺度正比于λ。 本文对脉动速度等物理量用Fourier级数展开,将在物理空间上的计算转化到谱空间上,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采用前差格式和Leap-frog格式,对不同Reynolds数的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场从衰变后期到前期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与实验较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线性共轭高分子P-1是由单体1,4-二溴-2,3-二正丁氧基萘(M-2)和5,5′-二乙烯-2,2′-联吡啶(M-3)通过Pd催化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P-3由高分子P-1和Eu(TTA)3·2H2O和Gd(TTA)3·2H2O反应生成。高分子P-1能发射强蓝绿色荧光。高分子配合物P-2P-3发光性能测试表明,含有Eu(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而且还显示了Eu(Ⅲ)(5D07F2)特征荧光,含Gd(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的荧光,其荧光波长相对P-1而言,呈现13 nm红移。  相似文献   
26.
单体2-溴吡啶, 2-溴-5-甲基吡啶, 2-氯-4-氟吡啶, 2-氯-3-三氟甲基吡啶分别与( R )-3,3′-二硼酸-2,2′-二甲氧基-1,1′-联萘 [( R )-2]在钯催化下, 通过Suzuki交叉耦合反应合成得到四个类似手性化合物( R )-3a-d。将它们应用到炔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催化加成反应中,结果表明( R )-3a和( R )-3b的催化效果不好, 而( R )-3d只对脂肪醛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R )-3c则对这类不对称催化反应均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能给出高达95%的收率和99%的选择性结果。结果还表明所产生相应炔丙醇异构体构型为S,这与手性催化剂构型相反。  相似文献   
2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人体尿液中痕量双酚A、四溴双酚A和辛基酚.将解冻后的尿样酶解,经液液萃取、旋蒸至干,甲醇定容后分析.3种目标物质在0.2~5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LOQ)在0.05 ~ 0.27 μg/L之间.在5,10和50 μg/L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5.7%~118.6%,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4.1% ~10.5%.20组儿童与成人的尿样结果表明,尿样中均检出3种目标物,其中,四溴双酚A和辛基酚在儿童及成人尿样中的暴露浓度基本相同,但是双酚A的暴露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儿童>成人).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固相萃取和液液萃取方法检测水体和沉积物中12种磷酸酯类(OPEs)化合物残留的方法.水样样品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乙酸乙酯洗脱两次,沉积物样品以乙腈超声萃取,旋转蒸发至干,用超纯水稀释后重复水样处理步骤,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2.1 mm, 3.5 μm)进行分离,以0.2%甲酸-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MRM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分析.水样中,12种OPEs在0.05、0.10和0.50 μg/L加标水平下,除TMP (28.5%~47.8%)和TEHP (22.4%~73.8%) 外,其余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6.4%~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5%~9.1%,方法定量限(MOQ)为0.001~0.050 μg/L;沉积物中,在5、10和50 μg/kg加标水平下,除TMP(35.7%~44.9%)、TCEP (31.2%~48.9%)外,其余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5.9%~120.0%,相对标准偏差为0.01%~9.5%,方法定量限(MOQ)为0.02~2.0 μg/kg(dw).基于上述方法对太湖水样和沉积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量检测分析,∑OPEs含量分别为0.1~1.7 μg/L和8.1~420 μg/kg dw.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测定奶品中群集成分的非线性化学方法,并将其用于为测定掺杂在羊奶中的牛奶和马奶的含量.首先,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不同掺杂比的混合奶标样与纯羊奶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诱导时间之差,利用该差值与混合奶中各原奶含量的多元线性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测定混合奶中各原奶含量的系统模型;然后,用此模型及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混合奶试样与纯羊奶指纹图谱的诱导时间之差,计算出该试样中各原奶含量,并据此来鉴别奶品种类及掺杂程度.结果表明,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1,RSD为0.77%~4.3%,回收率为93.2%~105.5%,掺杂牛奶和马奶含量的检出限分别为1.93%和2.81%;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多元混合奶中各原奶的含量,也能准确鉴别出奶品种类;其原理具有通用性,可供其它复杂样品定量分析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两种极低温环境下无接触电极输运的测量方法—电容测量和表面声波测量.两种方法通过高频电场与电子的相互作用来研究量子系统体态的物理特性.首先介绍了在极低温下通过高精度电容测量研究高质量二维电子气特性的初步结果.实验装置具备在10 mK—300 K, 0—14 T环境中对小于1 pF的电容实现0.05%以上分辨率的能力.还介绍了利用表面声波研究二维电子系统的结果,可以在0.1 nW的输入激励下获得小于10–5的灵敏度.这些测量手段在研究二维系统尤其是无法制作高质量接触电极的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