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95篇
力学   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CO2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制备了钛硅复合氧化物(CTS)载体基质材料。以不同方法将Y型分子筛与CTS混合制得Y/CTS复合载体,以Ni、W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了加氢处理催化剂。考察了Y型分子筛与CTS的复合方式及加入量对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进而研究了P改性对Y/CTS结构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的加入提高了CTS复合氧化物的酸性和比表面积,适当的分子筛加入量没有破坏CTS原有的结构。当Y型分子筛的加入量大于20%,Y/CTS的总酸量高于CTS,尤其是B酸量提高幅度较大, B酸强度也明显增加;Y/CTS载体中加入P以后,载体的总酸量增加,L酸的比例提高。以胜利焦化蜡油为原料,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的加入以及P对Y/CTS的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72.
WO3/SiO2催化剂上2-丁烯与乙烯歧化制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WO3/SiO2催化剂,对其进行了UV-Vis DRS和NH3-TPD表征。将WO3/SiO2作为催化剂,以乙烯和2-丁烯为原料制备丙烯,考察了反应温度、质量空速等因素对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WO3担载量为8 %;以8%WO3/SiO2 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473K~573K、压力3.0MPa、质量空速1.6h-1下,2-丁烯的转化率可保持在80%以上,丙烯的选择性大于89.2%。经过140h的稳定性实验,2-丁烯的转化率和丙烯的选择性略有下降,适当的提高反应温度(由473K增加到513K)可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新鲜催化剂表面存在四面体、八面体六价钨物种和体相WO3,适当还原的W物种是歧化活性物种;W负载在催化剂表面引入了新的强酸中心,同时明显增加了总酸量。  相似文献   
73.
新型中微孔复合分子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一种中微孔复合分子筛Y/MCM-41的研究,通过XRD,SEM,IR,BET,水热 老化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与机械混合物存在 明显差别,复合分子筛中孔结构的水热稳定性优于普通合成的纯中孔分子筛。  相似文献   
74.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合成了Mn1-x(Li,Ti)xCo2O4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FTIR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这些催化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条件下进行同时消除NOx和柴油碳黑反应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掺杂Li或Ti后的Mn1-x(Li,Ti)xCo2O4系列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完整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结构,这些催化剂对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的碳黑颗粒和NOx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Li或Ti的掺杂量为x=0.05较佳,结合碳黑燃烧与NOx还原总的催化效果,Mn0.95Li0.05Co2O4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5.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对俄罗斯含硫原油常压渣油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考察,并研究了原料油中硫在催化裂化产品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低的剂油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轻油收率,降低焦炭产率;而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高的剂油比有利于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但会导致柴油中的硫含量迅速增加;催化裂化过程中,原料中约40%以上的硫会转化成为分子量很低的硫化物,其次是柴油和焦炭中,分别占25%和10%左右。  相似文献   
76.
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内扩散和反应热的影响,建立单个催化剂颗粒表面烧焦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粒径1000μm的球形催化剂的表面烧焦过程。研究表明,650℃再生,化学反应速率为控制步骤,催化剂的再生过程符合整体反应模型;800℃再生,内扩散影响严重,碳含量、氧分压沿径向变化剧烈。再生温度升高,催化剂颗粒的瞬时温升增大;催化剂初始碳含量越高、CO2/CO摩尔比越大,催化剂颗粒的瞬时温升越大,但再生过程所需时间增加;催化剂颗粒的径向温度分布均一。在排除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反应气速对再生过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7.
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烷基化催化剂发展至今已有多种,如浓硫酸、氢氟酸、杂多酸、分子筛和离子液体等各超强酸类催化剂.用无机酸催化烷基化反应已有较好的技术并被工业化,但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其致命的缺点是存在着严重的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绿色化学是从源头清除污染  相似文献   
78.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合成了Mn1-x(Li,Ti)xCo2O4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FTIR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这些催化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条件下进行同时消除NOx和柴油碳黑反应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掺杂Li或Ti后的Mn1-x(Li,Ti)xCo2O4系列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完整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结构,这些催化剂对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的碳黑颗粒和NOx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Li或Ti的掺杂量为x=0.05较佳,结合碳黑燃烧与NOx还原总的催化效果,Mn0.95Li0.05Co2O4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9.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内反应历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自行研制的工业提升管在线取样系统对胜利石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中下部进行在线取样,将取得的液体和催化剂榈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得到了重油催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中下部液体产品分布、催化剂活性、碳含量和焦炭H/C的变化规律。认为重油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发生在提升管的中下部区域,并对提升管油剂混合处的渣油雾化、汽化和油剂接触状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与二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研究了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特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剂油比和油气停留时间对热裂化和二次反应(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过裂化点,考察了过裂化点前后热裂化反应在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及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增加剂油比可以抑制催化裂化过程中不利的热裂化反应,有利于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发生;在由反应温度、剂油比和停留时间引起的过裂化点前后,热裂化、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表现出各自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