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1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o助剂对Rh/SiO_2催化剂上甲醇吸附性能的影响──Ⅱ.程序升温脱附和分解表征李光进,徐奕德,黄家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铑,二氧化硅,钼助剂,程序升温脱附,程序升温分解,甲醇吸附根据微观可?..  相似文献   
92.
93.
研究了甲烷在LC和SLC催化剂体系上氧化偶联反应过程的热效应现象和反应气中添加CO2对催化剂反应行为的影响.在不使用稀释气的情况下,当反应温度由873升至923K时,反应活性存在一个突变点.这主要是由CH4燃烧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催化剂床层的局部温度很高,形成一个局部过热区,因此引发甲烷氧化偶联.此即所谓热点温度效应,它严重影响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在反应气中添加CO2对LC几乎无影响;由于SLC中各组分与CO2作用生成碳酸盐,使催化剂表面氧浓度显著减少,导致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大大降低和严重失活.  相似文献   
94.
为了对“类三元环”机理提供某些支持,对C_4-C_7烷烃的各种三次甲基吸附态进行了EHMO计算,把Pt—C键长和∠C(2)(1)(5)键角作为结构变数,可求得三次甲基吸附态的平衡构型。计算表明,各种三次甲基吸附态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和烃类异构反应产物分布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李光进  徐奕德 《催化学报》1996,17(2):101-105
用原位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考察了甲醇在Rh-Mo/SiO2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还原性能。红外结果表明,甲醇在SiO2上的主要以分子形式吸附,Rh/SiO2和Rh-Mo/SiO2在室温下甲醇分解就有活性,分解生成的CO以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存在,在573K下用甲醇处理后,Rh/SiO2上CO线式和桥式谱带分别位于2050和1907cm^-1,而Rh-Mo(1:1)/SiO2上线式CO位于2036cm^  相似文献   
99.
采用FT-RI和程序温热谱技术研究了Mo/HZSM-5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Mo/HZSM-5样品在合适的温度下焙烧一定时间,Mo物种与HZSM-5分子筛的酸中心起作用,并且一部分Mo物种会迁移到分子筛道内。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C3-C9烷烃在不同的改性ZSM-5沸石上的反应规律.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ZSM-5沸石显示了较高的芳烃选择性,芳烃的选择性还取决于改性金属离子的脱氧能力并可通过预硫化得到改进.钾、钡改性的沸石显示了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增加钾含量,烯烃选择性显著提高,但也明显抑制了催化剂的活性;提高Ba含量,同样可提高烯烃选择性,但对活性影响不大.环己烯的模型反应结果表明,K,Ba的作用在于抑制了双分子氢转移反应和提高了脱氢能力.红外表征结果表明,沸石表面的羟基,因不同金属改性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此外,气相氧对提高烯烃和芳烃的收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