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1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Re_2O_7/γ-Al_2O_3催化剂经N_2,H_2-O_2和丙烯预处理后,用ESR技术可以检测到不同的顺磁物类。经N_2处理后,g=2.22的顺磁物类的信号强度随Re_2O_7含量增加而增加。经H_2-O_2处理后,可以检测到g=2.011和g=2.040的不对称的O_2~-的信号,并因此使低Re_2O_7含量的催化剂显示较高的活性。经丙烯处理后生成对称的g=2.004的碳物类的信号。虽然,碳信号的强度与催化剂的丙烯歧化活性之间无平行关系,但经丙烯-O_2处理后也能检测到O_2~-的信号,和经丙烯及丙烯-O_2处理后能使低Re_2O_7含量催化剂的活性显著增加。不同预处理的结果表明:部分还原的Re离子在丙烯歧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利用氢气在较低温度(623 K)下对6%Mo/HZSM-5催化剂进行预处理,考察了经低温还原预处理的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催化剂比未经预处理的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甲烷转化活性和稳定性. 1H MAS NMR和EPR表征结果表明,在623 K氢气气氛中对Mo/HZSM-5催化剂进行预处理不会造成Mo物种在分子筛外表面的进一步分散,也不会导致外表面的Mo物种向孔道内迁移. 但是,低温还原预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Mo物种由易还原的六方密堆积结构向难还原的面心立方结构转化,后者在反应中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郑珩  徐奕德  包信和 《催化学报》2005,26(12):1037-1038
 采用乙酸回流MoO3的方法制备了MoAC, 以其为钼源分别制备了Mo/HMCM-22, Mo/HMCM-49和Mo/HZSM-5催化剂,并考察了各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以MWW型分子筛(HMCM-22和HMCM-49)为载体时,催化剂的芳烃收率和催化剂稳定性均比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明显提高; 而以HZSM-5为载体时,催化剂的甲烷无氧芳构化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4.
 合成了结构类似于MCM-22分子筛超笼孔系的、具有10元环和12元环交叉孔道结构且12元环通过10元环与分子筛外表面相连的二维高硅分子筛NU-87,利用XRD,SEM,N2吸附及NH3-TPD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的HNU-87分子筛晶体结构中存在两种微孔结构,且具有与HMCM-22分子筛非常相似的酸性. 考察了6%Mo/HNU-87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合成的HNU-87分子筛不是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的良好载体. 6%Mo/HNU-87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差. 积炭是主要产物,其选择性高达60%.  相似文献   
45.
不饱和烃加氢甲酰化合成醛(醇),如CH_3CH=CH_2+CO+H_2→CH_3CH_2CH_2CHO叫做氢甲酰化反应。它发现于30年代末期,并很快于40年代初建成第一套工业装置。由于氢甲酰化反应产品在增塑剂、洗涤剂、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氢甲  相似文献   
4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的Ni催化剂,用于糠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用XRD、TPR等手段对Ni/γ-Al2O3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负载量在5~|15%范围内,高度分散于载体γ-Al2O3表面,Ni负载量进一步提高到20%,则在载体表面聚集成为微晶.在10%Ni/γ-Al2O3样品上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Ni的前驱体分解且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Ni2 与γ-Al2O3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随着Ni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与其他载体负载的Ni催化剂相比,Ni/γ-Al2O3由于其大的表面和适当的表面结构,在糠醛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且随着Ni负载量的增加,活性逐渐增强,但选择性有所下降.另外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和溶剂对该反应均有较大影响,采用极性有机溶剂,适宜的焙烧和还原温度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7.
邵建军  张平  宋巍  黄秀敏  徐奕德  申文杰 《化学学报》2007,65(18):2007-2013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用于CO氧化的Au/ZnO催化剂, 并用程序升温还原(TPR), 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采用沉积沉淀法可制备出高度分散的Au/ZnO催化剂; 提高焙烧温度导致金颗粒聚集长大, 样品经533, 673, 773 K焙烧后金物种的颗粒尺寸分别为2.7, 3.5, 3.7 nm. 催化剂的TPR表征结果中发现部分还原态的金物种在室温就可被氧化, 催化剂预先用流动空气处理可提高其氧化还原性, 样品经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后, 其氧化循环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CO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强烈影响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 533 K焙烧后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即使在反应气中含水3.1%(体积比)的湿气条件下, 反应300 h后, CO的转化率仍然保持在95%.  相似文献   
48.
49.
50.
不同晶粒大小HZSM-5载体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不同晶粒大小的HZSM-5做为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催化剂的载体,系统研究了不同晶粒大小HZSM-5载体对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晶粒大小HZSM-5担载Mo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反应性能,同一体系下合成的不同晶粒大小的HZSM-5,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HZSM-5的酸量成正比,进一步证实了载体HZSM-5在该反应中起到酸催化作用,对于酸量相近的HZSM-5,其粒度越小,催化性能越好,纳米级HZSM-5担载Mo催化剂,其反应性能优于微米级HZSM-5担载Mo催化剂,以纳米HZSM-5为载体的6%Mo/HZSM-5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反应60min时,甲烷转化率为15.45%,苯收率为6.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