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83篇
晶体学   114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2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双噁唑啉扩链尼龙1010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尼龙 10 10的加成型化学扩链做了系统的研究 ,并对 2 ,2′ 双 (2 唑啉 ) (BOZ)和 1,4 双 (2 唑啉基 )苯 (PBO)的偶联效果和扩链产物的性能做了详细的探讨 ,前者的扩链效果较好 .研究结果表明 ,尼龙10 10熔体的转矩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 .但转矩达到极大值后开始缓慢下降 ,表明扩链产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降解 .扩链剂的用量存在最佳值 ,用量不足时偶联反应不充分 ,用量过量时封端反应加剧 .扩链以后尼龙 10 10的端羧基含量大大降低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阿累尼乌斯关系式 .扩链产物极限粘度大大高于尼龙原料 ,表明分子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72.
蓝宝石衬底的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介绍了蓝宝石衬底的化学机械抛光工艺,概述了化学机械抛光原理和设备,讨论分析了影响蓝宝石衬底化学机械抛光的因素,阐述了CMP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定量确定最佳CMP工艺,系统地研究CMP工艺过程参数,建立完善的CMP理论模型,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和应用领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73.
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二苯甲酮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苯甲酮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精细化工重要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有机涂料、医药、农药、塑料、香料、日用化工、电子化学品及其它特殊化学合成行业和领域.目前,二苯甲酮在工业上的合成工艺路线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3-6]:(1)光气法:苯与光气催化反应,收率90%;但光气剧毒,需要投资较大的处理装置.(2)四氯化碳法:苯与四氯化碳缩合水解,原料价格高,有副反应,产率容易下降,且有废液产生.(3)二苯甲烷稀硝酸氧化法:有污染环境的氮氧化合物产生.(4)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法:以苯和苯甲酰氯为原料,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产率也较高,工业上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最古老最成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AlCl3,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产物的获得需用酸性溶液水解且产生大量含铝盐的废酸,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浪费.韦长梅[7]用FeCl3替代AlCl3,反应8h,收率82.1%,但需要加压下进行.因此,开发二苯甲酮绿色合成新工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474.
本实验以电沉积法和滴涂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金纳米颗粒(rGO/AuNPs)电化学传感器用于BPA的痕量测定。首先以GO为原料,以维生素C为还原剂,一步法合成rGO。对合成材料进行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的表征。采用IT计时电流电位法将纳米金粒子沉积于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将rGO滴涂于AuNPs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依次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法对制备的传感器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当BPA浓度在10~400μmol·L-1时,其浓度与峰值电流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1.9×10-7 mol·L-1(S/N=3),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6%~102.4%之间。  相似文献   
475.
光学成像技术是最为直观的一种表征手段,借助光学显微镜,根据物质、材料和光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观察肉眼难以获得的微观结构信息.借助偏振光,又能看到在普通显微镜明场下无法观察到的晶体双折射等光学性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光学显微镜在高分子结晶表征方面的应用,从光通过偏振器件及样品的角度出发,介绍偏光显微镜、PolScope系统以及Müller矩阵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在高分子结晶方面的应用研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这些技术如何揭示高分子晶体的微观结构,并简述一些基础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依据晶体的双折射特点,偏光显微镜提供了晶体厚薄、取向等结构信息和晶体生长速率等动力学信息.但是偏光显微镜的透射光强是晶体双折射和主折射率方向的方位角两者耦合的结果,而拥有可变偏振方向的PolScope系统则可以进一步精确测得双折射的光程差及晶体主折射率方向的方位角. Müller矩阵显微镜则通过检测经过样品前后的圆偏振光变化来获得样品更为丰富的光学信息,如线性双折射、圆双折射、线性二色性和圆二色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