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化学   16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60篇
物理学   17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用电沉积法制得Cu2xIn2-2xSe2(铜铟硒)(0[1]并用EDAX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对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光谱响应、能隙与x的依赖关系进行了研究。借助于现场微区扫描光电流谱观察了热处理、薄膜厚度、光极化对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影响。研究了Pb(NO3)2有效的浸渍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对氟原子与羟亚甲基CH_2OH在势能面上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G2(MP2,SVP)理论计算出了势能面上各驻点物种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结果表明:F与CH_2OH反应首先通过H转移形成甲基,然后甲基旋转,再通过甲基中一个H与F结合,最后产生HF和CH_2O.计算出反应热为455.9kJ·mol~(-1),与实验值439kJ·mol~(-1)符合较好.另外对前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中没有观测到CHOH提出了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113.
刘宁  张叔渊  金建南  周懋伦 《色谱》1995,13(6):424-426
报道了~(211)At标记抗胃癌单抗3H11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疏水性色谱柱和梯度洗脱程序,3H11紫外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_R)为13.00min,与此相对应出现~(211)At-3H11的放射性色谱峰,并与其它放射性杂质峰有较好的分离。在0.35~3.5μg范围内,3H11色谱峰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4.
模糊排序专家系统及其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文建立了一种模糊排序专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该系统还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排序工作。  相似文献   
115.
利用流动余辉装置,首次报道了金属镍表面催化基态氧原子O(3P)复合从而获得大气氧谱带O2 (b1Σg+→X3Σg-)的(0,0)电子跃迁光谱。并且对反应管壁去激活O2 (b1Σg+)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间接证实了O2 (b1Σg+)的浓度在反应管中是非稳态的变化过程。最后对O2 (b1Σg+)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6.
对两个热电制冷片的制冷模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制冷片中心间距对热耦合强度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热电制冷片中心间距和偏置距离差异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片的中心间距能显著影响热耦合强度,热耦合强度随着中心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制冷片的热布局优化能使制冷模组的实际工作性能提升,在热电制冷片中心间距为100 mm,偏置中心线距离为10 mm时,模组工作性能最佳。在工作电流3 A时,相比于两片热电制冷片邻接布置,冷热面温差降低了11.66%,制冷量和制冷效率分别提升了6.76%和9.21%。  相似文献   
117.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土壤中四溴双酚-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浩  金军  王英  刘伟志  杨若明 《分析化学》2007,35(4):549-551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SPE-HPLC-MS-Trap)分析环境土壤样品中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A,TBBP-A)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索氏提取,用固相萃取C18小柱富集纯化,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加标浓度(11.9 pg/g~11.9 ng/g)四溴双酚-A的回收率分别为:(88.9±1.4)%、(98.7±9.9)%、(97.3±10.2)%、(100.6±2.0)%、(97.7±7.4)%和(99.96±4.73)%;不同浓度平行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3%~6.81%.应用建立的方法对环境土壤样品进行了测定,土壤样品中TBBP-A浓度为(25.2±2.7) ng/g (n=4).  相似文献   
118.
三嗪类化合物溶解度参数及毒性构-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12种三嗪类化合物的水溶解度,辛醇水分配系数和对发光菌的毒性,并用分子连结性指数建立了预测三嗪类化合物的溶解度,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对发光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方程,其中10种化合物文献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9.
在流动余辉装置中,利用镍金属表面催化氧原子复合的方法,产生了高浓度的亚稳态O~2(b^1∑^+~g)。采用准一级近似的方法,测定了O~2(b^1∑^+~g)被15种分子猝灭的速率常数,其大小在10^-12~10^-14cm^3·molecule^-1·s^-1数量级范围内,用电子-振动(E-V)能量转移模型分析了各种分子猝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猝灭速率常数的大小与试剂分子中的C----H,N---H以及O-----H键的数目密切相关;同时,我们的结果也表明,分子的其它特性将对O~2(b)的猝灭反应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在自制的电解液阴极大气辉光放电原子发射谱(ELCAD-AES)装置上,研究了钙镁标准溶液的特征发射光谱,定量检测了Mg和Ca的含量,两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2mg/L和0.8mg/L。通过准确性和加标回收实验,以及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络合滴定(EDTA滴定)法测量结果的比较,证明了ELCAD-AES方法测量水硬度的可靠性。测定了沸腾前后的自来水和地下水,以及湖水中Mg和Ca的含量,获得了这些水样的硬度。所建立的ELCAD-AES方法可用于水体硬度或金属元素的快速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