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1篇
物理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设计合成了1 3代芳醚骨架树枝形聚合物修饰的双8 羟基喹啉衍生物.对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代数的增加,目标树枝形聚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树枝形聚合物对核心发色团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并且目标分子内可以发生从骨架向核心发色团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2.
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研究领域中,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等离子体SERS基底的制备成为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热点。然而,通常开发的等离子体金属基底具有较差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于SERS而言,石墨烯类材料具有拉曼化学增强效应,除此之外,还具有分子富集、强的稳定性与荧光猝灭能力等优点,因此基于石墨金属复合纳米材料的SERS基底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我们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小尺寸的金石墨核壳纳米颗粒(Au@G),其粒径约为17 nm。我们通过在Au NP上包覆介孔二氧化硅来控制Au@G的尺寸,同时还研究了包覆二氧化硅过程中,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对于石墨壳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O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浓度的降低有利于得到石墨化程度高的Au@G。进一步利用Au@G对结晶紫分子进行拉曼检测,也表明了Au@G具有较好的拉曼增强效果。这种小尺寸的Au@G在分子检测与细胞成像分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介绍无损检测技术、电子散斑干涉技术以及一种电子散斑干涉测量仪,对电子散斑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了简要描述。并用此仪器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检测,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最廉价和最丰富的碳资源CO2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1].自80年代起,基于回收工业废气中的CO2的可能性以及用CO2取代石油作为精细化学品合成的基本原料的重大意义,有关CO2活化的研究日趋活跃[2].考察过渡金属与CO2的相互作用是研究过渡金属催化活化CO2的基础.加热蒸发从Ti到Cu的过渡金属与CO2作用,一般都能得到相应金属的CO2配合物[3].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超声波喷涂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主要分为喷涂模块和加热模块,以PLC为控制中心,对喷涂过程和加热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采用上位机软件,对加热和喷涂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方便操作。本系统适用于物体表面的超声波喷涂处理和加热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个结合食盐法与超声波技术提取酵母中核糖核酸,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颜色反应测定RNA的含量及鉴定其组分的教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常规的生物分子提取、分离与鉴定技术,熟悉常用生物大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法,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物化学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旋光活性物质的圆二色性对旋光现象的影响 ,给出了一种测量介质圆二色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圆二色性对旋光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旋光活性物质的圆二色性对旋光现象的影响,给出了一种测量介质圆二色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树枝形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和良好的可修饰性使其在模拟光捕获体系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通过光物理以及光化学方法研究了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三重态能量传递和三重态电子转移过程:1.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合成了1代到3代外围以二苯酮基团修饰、核心以降冰片二烯基团修饰的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BP-Gn]2-NBD,n=1-3)及相应的异构化产物([BP-Gn]2-QC,n=1-3);合成了外围和核心分别修饰二苯酮和萘的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BP-Gn]2-NA,n=1-4),及相应的给体模型化合物([BP-Gn]2-BEN,n=1-4),及相应的给体模型化合物([BP-Gn]-2BEN,n=1)4),共16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激光烧蚀CuCl~2或CuCl靶的产物与O~1或N~2共同沉积在11K的Ar基质中,在1175.0cm^-^1(O~2/Ar)和2296.3cm^-^1(N~2/Al)处观察到了新的红外吸收。通过同位素取代实验以及量子化学计算,可将1175.0cm^-^1归属为ClCu(η^2-O~2)的O-O伸缩振动,而将2296.3cm^-^1归属为ClCuNn的N-N伸缩振动。ClCu(η^2-O~2)和ClCuNN这两种新型配合物的确证,为进一步研究含O~2,N~2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提供了一种模型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