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6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吴宇际  张青  王峰  理玉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11):112003-1-112003-8
通过分析虚像连续性和位置分辨,指出点集散判据相比相位差判据更适合用于广角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靶虚像模型构建。基于点集散判据计算了椭球镜形状参数、像面记录方式、冲击波面倾斜对广角VISAR靶虚像的影响,发现虚像外内径之比总保持在8左右,且10^(-5)(k-400)相似文献   
122.
焦尚彬  任超  李鹏华  张青  谢国 《物理学报》2014,63(7):70501-070501
本文将α稳定噪声与单稳随机共振系统相结合,研究了乘性和加性α稳定噪声环境下的过阻尼单稳随机共振现象,探究了α稳定噪声特征指数α(0α2)、对称参数β(-1β1),单稳系统参数a及乘性α稳定噪声放大系数D对共振输出效应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分布的α稳定噪声环境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a或D均可诱导随机共振来实现单个或多个高、低频微弱信号的检测,且a和D分别存在一个最优值可使系统产生最佳的随机共振效应;不同α或β均可对系统共振输出效应产生规律性的影响,且α或β在高、低频微弱信号检测中的作用规律相同;在研究α稳定噪声环境下单、多频单稳随机共振现象时所得结论是相同的.本研究结果可为实现α稳定噪声环境下单稳随机共振系统参数的自适应调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为建立一种测定抗体与小分子化合物吸附性能的色谱分析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了5种对硫磷半抗原和2种异丙威半抗原,将半抗原P1和A1与同一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多簇"免疫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相应的多克隆抗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固相吸附的方法,测定了抗体与对硫磷、异丙威及其竞争原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抗体与化合物的吸附行为,获得相应的吸附常数。结果表明抗体与小分子化合物的吸附动力学符合Freundilich模型,抗体与不同化合物的吸附常数为:对硫磷>P1>P4>P3>P2>P5,大小顺序与ELISA亲和常数的测定结果相符,与ELISA灵敏度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张子忠  梁鑫淼  张青  卢佩章 《色谱》2001,19(3):239-242
 中药配伍是传统中药理论之一 ,其物质分析是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中药配伍的特点是物质组分复杂、多变和整体性强 ,因此单一或少量组分的分析结果很难表征药物的性质。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模式 ,以黄芪、当归以及自制的“当归补血汤”的分离、特征组分识别以及指纹对比的实例分析 ,介绍了中药配伍分析的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以及统一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5.
利用土壤柱液相色谱方法,对19种不同类型的农药和化学品在土壤柱上的保留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流动相对保留的影响。对土壤柱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化合物的保留因子与批量平衡法测定的土壤/水吸附系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批量平衡法和土壤柱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数据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柱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土壤/水吸附系数的快速测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126.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跟踪用直接聚合法制备可溶性的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反应仍然经历了生成前聚物的过程。控制反应条件使聚合反应首先生成前聚物,在前聚物烯化反应阶段加入起增溶作用的长链醇,得到了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的、主链中含非共轭链段的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用该聚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在5-6V电压驱动下发光,发光峰位于580nm左右。  相似文献   
127.
128.
边界杂质注入是未来聚变装置ITER用于增强边界辐射,减少第一壁热负荷的一种重要方法。但部分注入的杂质会被输运到芯部,造成主等离子体辐射损失以及约束下降。光谱观测可以获取杂质种类、含量和分布等信息,在理解等离子体中杂质输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偏滤器氩气(Ar)注入实验中,利用偏滤器可见光谱和芯部极紫外光谱监测边界的Ar1+离子谱线ArⅡ(401.36 nm)和芯部的Ar15+离子谱线ArⅩⅥ(35.39 nm),并获得两者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rⅡ和ArⅩⅥ的电离能分别为27和918 eV,因此,ArⅡ和ArⅩⅥ分别对应分布于等离子体边界和芯部Ar离子。为了分析二者谱线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发展了一种基于正则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的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两者谱线强度变化的相对延迟时间,以此表征杂质从边界向芯部输运的时间。结果显示,偏滤器注入Ar杂质后,芯部ArⅩⅥ辐射增长滞后于边界ArⅡ辐射的增长,并且在具有较高的低杂波加热功率的放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