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6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张良滔  张立坚  张俊杰  刘春安  蔡春 《色谱》2011,29(4):342-345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HILIC)测定组织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采用苯酚-氯仿提取组织中的DNA,提取的DNA用88%甲酸在140 ℃下裂解,经N2吹干后,加乙腈-水(9:1, v/v)溶解,用Waters BEH HILIC柱进行分离,在277 nm波长下检测胞嘧啶(Cyt)及5-甲基胞嘧啶(5-mCyt)含量。结果表明,以乙腈-10 mmol/L甲酸铵溶液(94:6, v/v)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 Cyt与5-mCyt分离较好,保留时间分别为2.6与3.1 min。胞嘧啶的线性范围为1~900 μmol/L,相关系数为0.9999; 5-甲基胞嘧啶的线性范围为1~64 μmol/L,相关系数为0.9998。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检出限为54 nmol/L(柱中为0.54 pmol),定量限为250 nmol/L(柱中为2.5 pmol);在5~900 μmol/L的添加水平下,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7%~10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8%。用该方法检测了结肠癌组织中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该癌组织中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均值为4.0%。该方法快速、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能满足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2.
23.
本次实验利用28MeV/u的18O束流和一套在线熔化铅靶装置以及4πΔEβ—γ符合技术,测量了该中能重离子反应中丰中子汞同位素205—208Hg生成的相对截面比以及绝对截面的近似值.并外推出了209Hg的可能生成截面.发现由靶核208Pb削裂两个质子添加一个中子而生成207Hg的截面有一个突然的比较大的下降,这可以由反应的Q值的变化规律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介绍了入射离子能量为64和67MeV时,12C+197Au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能量为71.5MeV时该反应中出射的α、Be和B等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给出了6Li粒子的产额和使用α-α粒子符合技术,在相对于东流方向成90°处测得的反应中出射的8Be分裂开的α粒子的能谱和产额。反应中出射的各种粒子的最可几能量,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降低而降低,角分布都是大约在擦边角附近出现峰值,当入射离子能量从71.5MeV降到64MeV时,其峰位大约从80°移到120°,显示出转移反应的特征。我们对实验结果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5.
采用在束气相热色谱的Hg元素分离方法和特殊的探测技术,测量了600MeV 18O束轰击厚天然铅靶生成的180Hg至209Hg计20余种放射性Hg同位素产物的独立截面,描写了实验装置、探测技术、γ谱分析以及从递次衰变子体的γ活性来提取Hg同位素生成截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选用HA-1型大孔吸附剂用于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与单独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7.
阐述了高水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科研体验衔接的基本情况,以化学专业为例,就学术型硕士培养与本科创新性科研实践的衔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指出2者的衔接有助于高层次、高科研水平与高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培养。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N-(3,5-二氯苯基)吡啶并[2,3-d]嘧啶-4-胺的合成新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2-氨基-3-氰基吡啶为原料,依次通过缩合、环化和Dimroth重排两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N-(3,5-二氯苯基)吡啶并[2,3-d]嘧啶-4-胺,总收率90%.并应用该方法,合成了20个吡啶并[2,3-d]嘧啶-4-胺类化合物.同时,比较了微波辐射和传统油浴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结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此方法有望成为一种高效、温和、对环境友好的合成吡啶并[2,3-d]嘧啶-4-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1,2,6-三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合成的新方法.即以3-氟-4-硝基苄腈和芳香胺为初始原料,借助微波合成中间体N-取代-2-硝基-4-腈基苯胺(1),在Na_2S_2O_4作用下,化合物1与不同的醛反应,一步关环合成1,2,6-三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第一步反应微波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率.通过优化,第二步反应最优实验条件为:以二甲基亚砜(DMSO)-H_2O为溶剂,n(中间体)∶n(对氯苯甲醛)∶n(保险粉)=1∶1∶9,在80℃下反应2 h.应用该方法,合成21个1,2,6-三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  相似文献   
30.
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作溶剂,环戊酮、丙二腈与单质硫反应得到2-氨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噻吩-3-腈(1),1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得到N-(3-氰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硫基-2-基)-N,N-二甲基亚甲基酰胺(2),进一步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由N-(3-氰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硫基-2-基)-N,N-二甲基亚甲基酰胺(2)与取代芳香胺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合成的25个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