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9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掺杂Eu2+的新型锶铝复合硫氧化物红色发光材料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合成了掺杂Eu2+的新型锶铝复合硫氧化物红色发光材料Sr5Al2O7S∶Eu。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其晶体结构,计算的晶胞参数为:单斜晶系,a=0.90748(41)nm,b=0.71029(25)nm,c=0.63021(26)nm,β=103.588(41)°,V=0.39485(23)nm。研究了其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光谱。发射光谱峰值位于586nm处,半宽度为50nm;激发带主要在可见区,峰值位于500nm处。讨论了Eu的添加量、基质组成、S的含量等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周晋阳  明纪堂 《物理实验》1996,16(3):124-126
教学显微摄影仪耦合系数的研究周晋阳,明纪堂,都生保(长治医学院物理教研室046000)教学显微摄影仪是为开发普通显微镜功能而设计的一种教学仪器.目前,这一装置已在许多院校中使用.但是,我们在使用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用教学显微摄影仪拍摄的照片,其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93.
用扩展光源照明时,薄膜干涉只能呈现定域条纹.定域于膜面附近的等厚条纹和定域于无限远处的等倾条纹,是定域条纹的两个特例.常见的教科书,对两特例间的联系和统一问题讨论得不多,因为对一般介质膜来说,严格进行有关计算是相当繁杂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楔形空气膜的计算,既回避繁杂,又能对两种特例进行统一解释,并比较一般地进行定域中心位置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
用液相沉淀-热解法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和组成不同的锂离子电池纳米锡锌复合氧化物贮锂材料, 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非晶态ZnSnO3负极材料的初始可逆贮锂容量为844 mA·h/g, ZnO·SnO2负极材料的初始可逆贮锂容量为845 mA·h/g, SnO2·Zn2SnO4复合物负极材料初始可逆贮锂容量为758 mA·h/g, 循环10周后, 三者的充电容量分别为695, 508和455 mA·h/g, 表明非晶态结构的锡锌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质, 随着样品中晶体的形成, 该类型负极材料的贮锂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讨论了离子交换-电位滴定法测定络合物电荷数的原理和方法,测定了钒与5-Br-PADAP络合物电荷数,得出其显色络合物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97.
首次以H4SiW12O40 * 22H2O和(NH4)2C2O4 * H2O为原料,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4SiW12O40纳米微粒;用元素分析、 FTIR确定产物的组成和结构; XRD、 TEM和BET对产物的形貌、晶粒尺寸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 TG-DTA确定了产物的稳定温区.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60 nm,比表面积为108.7 m2/g,在43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固相反应中,研磨和放热反应热效应能加快反应物扩散速率和生成物成核速率,使产物粒径减小;反应物含有结晶水和生成物H2C2O4 * 2H2O,对形成小粒径的(NH4)4SiW12O40纳米粒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8.
用瓦克青霉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对两种中国风化煤,一种泥炭极它们的预处理样品进行了微生物转化研究,两种微生物能很好地把ATQ,HAQ,HGC,ATHG和HAP样品转化成液态产物,经过23d的表面固体溶煤实验和17d的液体摇瓶溶煤实验,瓦克青霉菌对样品ATQ,HAQ,ATHG和HAP中有机部分的转化率是100%,溶煤产物与原样相比,醇羟基和羧基含量减少,酚羟基和C-O-C官能团的含量增加,表明微生物溶煤过程中存在着氧化水解作用及酯化作用。微生物溶煤主要是酶的作用,并伴随碱性物质及生物螯合作用。-COOH和-OH含量高的样品易于被微生物所溶解。  相似文献   
99.
碳式碳酸钴分解产物的微量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碱式碳酸钴的氮气中的热分解反应,测定了其热重分析曲线,并用微量粉末X射线衍射法(样品重量约6mg)对其热分解的固体残留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339-394℃温度范围内生成尺寸16-18nm的Co3O4与CoO纳米晶混合物,在700℃的最终产物为尖晶石型Co2O4.计算的晶胸参数为:α=0.8084nm,V=0.5283nm^3,Z=8,Dcalc=6.073g/cm^3,与常规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0.
用热重法测定了不同气氛下锌蒸气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用扫描电镜跟踪观察分析了产物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氧化动力学遵守直线规律时,产物是无定形、颗粒状和单针状的ZnO;氧化动力学为抛物线规律时,产物是四针状或多针状的ZnO.动力学转变规律的原因是锌蒸气中气态锌原子与凝聚生成的锌液滴之间存在动态平衡,气态锌原子的氧化过程遵守直线规律;而锌液滴的氧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受收缩球状界面反应模型R3和三维扩散模型D4动力学控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06.3~108.2和114.2~117.3kJ/mol;扩散过程实际上是锌原子通过氧化膜层由里向外扩散,扩散系数D=2.46~9.70×10-5c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