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73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合成了一种可用作凝聚子(Gelator)并带正电荷的胆固醇酯类化合物.研究其在溶剂中的聚集行为,并以其聚集体为模板,通过Sol-gel方法制备了一维TiO2纳米材料.改变凝聚子和TiO2前驱体的用量比,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生成的TiO2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貌,表明二者的比例对于体现模板转录功能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圆二色谱(CD)表明,形成的凝胶聚集体具有手性特征.XRD结果表明,生成的TiO2纳米材料具有锐钛矿晶型.通过光催化染料褪色实验,对所得TiO2纳米材料的光化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对oxonol——一种带负电荷类菁染料化合物溶液的光谱和光物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和一般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相比,无论在吸收光谱或荧光发射光谱上,都表现出不同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对出现的这种差异,特别是负的溶致变色行为和在不同pH条件下分子的互变异构等对吸收光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在合成了几种带不同组成比吖啶基三元共聚物的基础上,对其溶液和薄膜的吸收与荧光发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上述薄膜在含有卤素阴离子溶液中的荧光猝灭问题,发现含有不同吖啶组成比的薄膜对不同卤素离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过多或过少吖啶含量的薄膜均对选择性的识别卤素阴离子不利,只有在某种特定组成条件下方能得到最佳、具有特征识别阴离子能力的薄膜器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4.
一种能选择性识别磷酸根离子的金属配合物化学敏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丽  吴加胜  张晓宏  吴世康 《化学学报》2004,62(19):1862-1866
合成了两种Schiff碱类金属配合物1([Cu(L1)]2+)和2([Cu(L2)]2+).对它们在强极性溶剂,如[V(水):V(乙醇)=98:2]混合溶剂中与阴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C3v结构的配合物1有着优良的检测PO43-离子的能力.通过UV光谱滴定实验,表明配合物1和PO43-间形成了1:1的稳定配合物.配合物1对HPO42-也有一定的响应性.但对其它的阴离子(如四面体和非四面体结构的阴离子)物种,则未观察到有任何响应.文中还提出了配合物1与阴离子间构成新的配合物可能结构的建议.但是对于配合物2,对阴离子的响应能力比较差.对于实验结果以及如何提高敏感器化合物的选择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5.
合成了一种带芳基的硫脲盐类化合物,对其在光照下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光照下,能通过光诱导的分子内电子转移,产生离子自由基和自由基,继而有可能经自由基的重合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并引起所含芳基基团处于合适的易于出现很强激基缔合物的位置.为进一步搞清上述反应机制,工作中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包括:ESR的测定、加入稳定的氮氧自由基化合物以及加入β-CD来阻抑重合反应的进行等,以证明上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6.
溶剂交换法制备一维有机纳米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剂交换法制备了几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一维纳米材料,并分别用SEM、TEM、XRD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纳米材料的生长过程,讨论了有关的机理,并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光物理行为.结果显示,有机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尺寸对分子聚集体的光谱性质具有调制作用,使得它们展示出不同于溶液和体材料的优良纳米特性.  相似文献   
87.
利用化学刻蚀法由p型硅片制备了硅纳米线阵列,经过表面去氧化层处理后,制备了检测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传感器.实验表明,硅纳米线阵列电极对细胞色素c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并且在低浓度条件下具备线性响应的特点.根据与未经表面处理的硅纳米线阵列电极的实验结果相对比,提出了细胞色素c所具备的羧基末端与硅纳米线阵列电极表面的Si-H相互作用从而改善传感性能的检测机理.  相似文献   
88.
利用fat-1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内源性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的血糖血脂调节作用.采用fat-1转基因小鼠和C57BL/6野生型小鼠喂食高n-6、低n-3 PUFAs的标准配方饲料4周,然后2组小鼠给予高糖饮液自由饮用4周,每周测体重.第8周末,取血离心测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表明:fat-1转基因小鼠体重增加幅度、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认为n-3 PUFAs能抑制体重增长,降低小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起到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报道了应用于溶液法制备器件的小分子蓝光主体材料2-叔丁基-9,10-二(9,9-二正丙基芴基)蒽(TBPFA), 合成路线如Scheme 1所示, 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以它作为主体材料,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掺杂与非掺杂型单层器件, 并对器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