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7篇
物理学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朱道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杭州.本科与研究生均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70年代起,他开始从事有机固体相关的研究,并先后两次访学德国,在马普学会原会长Heinz A.Staab教授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22.
药用植物虎掌与魔芋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别对虎掌和魔芋的根、茎、叶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红外光谱的比较, 发现它们的吸收峰大体相同, 说明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 如氨基酸、苷类物质、糖类和酮类等。但是其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明两种物质的特征和药效可能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23.
使用激发光为785 nm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分别对赤星病菌、谷镰刀病菌和香蕉炭疽悬浮液进行了普通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胶对三种植物病菌均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同时获得了三种病菌信噪比较好的SERS光谱。从整体上看,三种菌谱峰峰强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481 cm-1处均为最强谱峰,500~1 000 cm-1谱峰较弱和1 000~1 600 cm-1谱峰较强。但三者在谱峰的分布和峰形上仍有明显不同,因此通过比较三种病菌的不同SERS谱峰可对其进行快速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24.
杨阳  黄嫣嫣  张关心  赵睿  张德清 《化学学报》2016,74(11):871-876
设计合成了一个含有p-乙酰氧基苄基单元的四苯乙烯吡啶盐衍生物,利用羧酸酯酶选择性地切除乙酰基以及所致的连锁反应将其从水溶性吡啶盐结构转为中性吡啶结构,使其聚集,实现荧光“点亮”,从而发展了新型的羧酸酯酶活性分析和抑制剂筛选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25.
文中基于高效、生物兼容性纳米结构银膜,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分别对10个健康人和10个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的研究。实验发现,健康人与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存在显著差异:(1)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中位于340cm-1附近很弱的拉曼峰在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SERS光谱中变的很强;(2)健康人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中位于655 cm-1附近的拉曼峰在急性粒白血病患者SERS光谱中蓝移到670 cm-1附近,同时在727cm-1附近出现一个新的拉曼峰;(3)对健康人和急性粒白血病患者氧合血红蛋白SERS光谱中位于472、814、1335、1423和1588 cm-1处的拉曼峰相对强度比研究发现,相对强度比I814/I472,I1335/I472、I1423/I472和I1588/I472可以作为较好的区分健康人和急性粒白血病患者的SERS光谱诊断指标,这为基于SERS光谱技术进行急性粒白血病诊断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用恒电流电化学结晶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电子给体BEDT-TTF(双亚乙基二硫四硫富瓦烯) 的电荷转移盐θ-(ET)(C7H7SO3)·3H2O (ET为BEDT-TTF的简写,C7H7SO-3=对甲苯磺酸根).用四圆X衍射的方法测定了θ-(ET)(C7H7SO3)·3H2O的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682(1) nm, b= 1.2027(1) nm, c=2.5890(3) nm, α=87.025(6)°, β=89.117(8)°, γ=69.071(7)°, V=2.5216(5) nm3, R=0.0580.晶体中ET自由基沿a轴方向堆积成柱,相邻两个分子柱中的ET分子平面的夹角为49.30°.在b轴方向存在着分子柱侧向间的S…S近距作用.ET阳离子层与对甲苯磺酸根阴离子层沿c轴方向上交替排列.位于阳离子层与阴离子层之间的许多H2O形成了有利于晶体导电性的二维氢键网络.θ-(ET)(C7H7SO3)·3H2O在(001)晶面上某方向上的室温导电率为0.011 S·cm-1,所测变温电导曲线表明,该晶体在120~278 K温度区间内表现为半导体导电行为,导电激活能Ea=0.316 eV.从278~286 K表现为金属导电性.在276 K附近存在金属-半导体相变.  相似文献   
27.
本文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以纳米银溶胶作为基底直接对17种葱属植物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进一步用SERS谱图结合化学计量学多变量统计分析,对17种葱属植物进行鉴别分类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SERS的快速、有效的挥发性物质筛选式葱属植物鉴别分类研究方法。对不同年份制作的纳米银溶胶进行了重现性测试,结果显示纳米银溶胶作为SERS基底对葱属植物的挥发性物质检测重现效果较好;对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光谱峰位变化不大,只是个别峰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对17种葱属植物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7种葱属植物的挥发物的SERS光谱可分为三组,1-丙硫醇增强组、烯丙基甲基硫醚增强组、二烯丙基二硫增强组,说明纳米银溶胶对葱属植物的挥发物具有选择性增强效果;17种葱属植物挥发物的SERS谱结合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能按三个不同增强组进行准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ERS的挥发物筛选式葱属植物鉴别分类研究方法可以为葱属植物分类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8.
分子导体(PyH)[Ni(dmit)_2]_2的合成、结构与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种新的导电分子晶体(PyH)[Ni(dmit)_2]_2 (Py = pyridine, dmit = (C_3S_5)~(2-) = 4,5-dimercapto-1,3-dithiole-2-thione),用元素分析、红 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四圆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 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a = 0.59227(4) nm,b = 0.82279(6) nm, c = 1. 67535(9) nm, α = 90.233(5)°, β = 92.107(5)°, γ = 104.654(6)°; V = 0.78925(9) nm~3, Z = 1. (PyH)[Ni(dmit)_2]_2晶体中,导电组元[Ni(dmit)_2] ~(-0.5) 沿b轴方向形成具有二聚体结构的柱状堆积,在(001)面形成以肩并肩分子 间的S…S强相互作用为特征的二维导电层,这种二维导电层上的室温电导率为0. 13 Ω~(-1)·cm~(-1),在c轴方向,(PyH)~+与[Ni(dmit)_2]~(-0.5)之间除库仑作 用外,还存在N-H…S,C-H…S氢键相互作用。单晶(001)面上变温电阻的测定结果 表明,在90 K到室温的温度范围内,(PyH)[Ni(dmit)_2]_2具有半导体导电行为, 导电激活能为0.15 eV。  相似文献   
29.
Introduction 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electron donor-acceptor supramolecular systems, which have been used as models to investigate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s,1 photoinduced electron and energy transfer reac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al photosynthesis mechanisms).2 In recent years, molecular devices such as molecular shuttles and molecular switches based on electron donor-acceptor supramolecul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studied.3 Since the synthesis of tetrathiafulvalene…  相似文献   
30.
三苯胺衍生物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醛基-三苯胺(kTA)和4,4′-二醛基-三苯胺(BTA)的光谱性质。由于这两种化合物的共轭体系中既有电子给体(胺基)又有电子受体(醛基),它们在激发态发生分子内扭曲的电荷转移(TICT)。通过对FTA和BTA的荧光发射的溶剂效应、温度效应、粘度效应以及低温77K荧光的研究,发现FTA和BTA在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谱带中包含了光诱导电荷转移(ICT)和TICT(A带)2个组分,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只有ICT带(B带),并讨论环境对TICT态的影响。另外,荧光猝灭方法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