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3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光化学中的电子转移反应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9,10-二氰基蒽(DCA)作为贫电子敏化剂敏化的各类烯烃的光氧化反应,光重排反应,光加成反应等均有报道。我们在研究DCA光敏化香豆素反应时发现,香豆素与DCA能够发生电子转移的给体—受体加成反应,联苯(BP)可以充当二次电子转移体加速反应。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含硫堇的三乙酰基丙酮合锰(Ⅲ)[简称Mn(AA)3]溶液的紫外光谱的变化。Mn(AA)3通过中间体Mn(AA)2,最终还原形成Mn(Ac)2。观察了氧对反应的影响。Mn(AA)3的这一敏化分解还原过程与文献报道的它的直接光解反应是一致的,还讨论了反应机理,并为1100nm处的带,即Mn(AA)3的电荷转移吸收带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3.
本文研究了在乙腈溶剂中硫化镉粉末光催化氧化反,反-1,4-二苯基-1,3-丁二烯的反应。认为反应历程是经负氧离子(O2·-)与底物正离子自由基反应进行。发现水、二氧化钛、亚硫酸钠对反应有促进作用,讨论了其影响反应的原因。认为可通过加入电子转移物质减少半导体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来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4.
Frank曾报道了苯乙酮三重态敏化α-蒎烯价键异构化的工作.本文以9,10-二氰基蒽(DCA)为敏化剂,重点研究了苯溶液中α-蒎烯的异构化反应,确定反应产物为荣烯和顺式罗勒烯;同时对反应机制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实验仪器 Finnigan Model 4021 C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himadzu GC-7AG气相色谱仪.Hitachi MPF-4型荧光光谱仪.Hitachi 3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 试剂α-蒎烯为上海试剂一厂产品.气相色谱确定其纯度为97%,含3%β-蒎烯;DCA系伊思曼柯达公司产品;荣烯由黄岩桔子油提取,b.p.176℃,其IR、MS均与标准谱完全一致;顺式罗勒烯按文献[1]制备.  相似文献   
85.
由张建成等编著、由佟振合院士作序的<现代光化学>一书2006年9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6章,共55.4万字.该书是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光化学基本原理、有机光化学反应及光化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书籍,包括光物理、有机光化学反应、光功能材料、生物光化学和环境光化学等方面的内容.统观全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6.
竹红菌素类光动力药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岩岩  王雪松  张宝文 《化学进展》2008,20(9):1345-1352
天然竹红菌素(包括竹红菌甲素和乙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动力抗肿瘤药物,与血卟啉衍生物(HpD)相比,具有单一和确定的化学组成、易纯化、暗毒性低、兼具Type I和Type II双重敏化机制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竹红菌素类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领域中近五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竹红菌素的化学修饰、物理包裹、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动物细胞的体外和体内光动力性质研究,并对竹红菌素类光敏剂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由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承办的全国第四届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于1999年11月2日至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聂玉昕研究员和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邹英华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全国22所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7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大会上的邀请报告有7篇,它们是: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系李师辟教授的“原子的磁导引”;北京大学物理系邹英华教授的“薄膜的近场拉曼和超快光谱”;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88.
Emission quenching of [Ru(bpy)2(4, 4'-dcbpy)] (PF6)2 (1) by benzenamine,4-[2-[5-[4-[4-dimethylamino]phenyl]-4,5-di-hydro-1-phenyl-1H-pyrazol-3-yl]-ethenyl]-N,N-dimetyl (2) or 1, 5-diphenyl-3-(2-phenothiazine)-2-pyrazoline (3) was observed. Measurements of the emission decay of 1 before and after addition of 2 or 3 by single photon counting technique con-finned the observations. The emission quenching of 1 by 2 or 3 was submitted to Stern-Volmer equation. 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quenching rate constants (kq) are 5.5 × 109(mol/L)-1s-1 for 2 and 4.0 × 109(mol/L)-1s-1 for 3,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a character of dynamic quenching process. The singlet-state of 2 or 3 was also quenched by 1. The quenching behaviors did not conform to the Stern- Volmer equation and involved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quenching processes. The apparent quenching rate constant (kapp) was calculated to be 3 × 109 (mol/L)-1 for the interaction of excited 2 with 1, and 1.2 × 109 (mol/L)-1 for that of excited 3 wit  相似文献   
89.
利用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探究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量的关系.该实验在气垫导轨的滑块上安装智能手机,利用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出小车的加速度,进而得到合外力,再利用光电门测量速度,从而实现了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量的关系.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合外力比用重力近似代替合外力实验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90.
以大孔聚丙烯醛-苯乙烯-二乙烯苯三元共聚物树脂为高分子骨架,通过其含有的活泼醛基与邻羧基苯肼螯合剂进行高分子反应合成了一种含羧基及氮配位原子的螯合树脂——聚丙烯醛-邻羧基苯腙,用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了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金、钯及铂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吸附容量分别为1.98,0.31及0.16mmol·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