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3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β-环糊精包裹方酸类化合物(SQ),很好地改善了SQ在纯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包合物中SQ的两个苯环分别嵌入到两个不同的β-环糊精的空腔内,而中间的四元环裸露在外边.方酸类化合物在近红外区强而窄的吸收以及它们对氰化物特有的敏感性使它们成为理想的氰根离子的传感器.β-环糊精的包裹作用使不溶入水的SQ能够直接在纯水体系中选择性识别氰根离子而不需要任何化学修饰.  相似文献   
52.
<正>染料敏化纳米晶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制备简单、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已成为当前光电转换器件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还有许多制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问题有待解决.基于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长波区采光不足的问题,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在红光区域具有强吸光能力的方酸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重点考察了方酸染料的结构对其光电转换性质的影响,并开辟了一种协同敏化新技术,还利用方酸染料的β-环糊精包合物实现了水溶液中氰根离子的高选择性检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3.
lsophorone-based red fluorescent compound 3-(dicyanomethy-lene ) -5, 5-dimethyi- 1- [ 2- ( N-ethyl-3-carbazyi ) ethylene ] cyciohe-xene (DCDCC) was synthesized for use in organic Hght-emit-ring diodes (OLEDs). DCDCC was characterized by narrow emission in photoluminescence with full.width at half-maximum of only 50 nm in solution and in thin solid film of 70 nm width. devices with configuration of ITO/NPB/Alq3:DCDCC/Alq3/Mg: Ag were fabricated utilizing DCDCC as dopant emitter. An efficient red emission peaked at 612 nm was obtained for the device with 1% (wt.%) DCDCC in Alq3. The maximum luminance and current efficiency were as high as 3700 cd/m^2 at 14 V and 1.25 cd/A at 150 mA/c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4.
合成了一新型高分子骨架,大孔内烯醛-苯乙烯-二乙烯苯三元共聚物树脂骨架,通过其含有的活泼醛基与呋喃-2-硫代酰肼螯合剂进行高分子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氮、硫配位原子的螯合树脂,聚丙烯醛-呋喃-2-硫代酰腙。对其与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金、钯及铂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吸附容量分别为1.20mmol/g干树脂,0.37mmol/g干树脂及0.28mmol/g干树脂。  相似文献   
55.
复合,多孔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剂/非溶剂方法—即相转移法制得PVDF_HFP微孔膜,比较了DMC,DEC和PC等3种增塑剂的制孔作用.结果表明:DEC最好,DMC次之,而PC效果最差.聚合物的导电率为1.86×10-3Sm-1(LiPF6_1mol/L;EC/DMC:1/1wt).  相似文献   
56.
TiO2的联吡啶-钌化合物敏化及电子转移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飞秒时间分辨的泵浦一探测方法对两种联吡啶-钌化合物[3,3'-(LL)]_2Ru(NCS)_2和[4,4'-(LL)]_2Ru(NCS)_2敏化体系的光吸收、电子注入(injection)及电子-空穴复合(recombination)动力学过程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拟合得出两种敏化体系的电子注入均在50fs内完成。最后还对光电流谱作了研究,对影响光电转换效率(incidentphoton-to-currentef-ficiency(IPCE))的各种因素作了讨论.结果对太阳光的电能转换和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赵为  张宝文  侯原军  曹怡 《中国化学》1998,16(6):499-508
A series of squarylium cyanine dyes (Sqs) were synthesized to explore their applications in functional devices.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se devices was carried out.Spectroscopic behavior of Sqs with porphyrin (P),8-hydroxyquinolium aluminum (Alq) and ruthenium bipyridyl complex (Ru(bipy)) in solution,in film and on nanocrystalline TiO2 was investigated,respectively.A mechanism including photoinduced energy transfer and charge transfer processes was sugges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devices.By means of doping,a r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ELD) using Sq-doped Alq as the emission layer (EML) has been developed,and the total light to electricity efficiency of nanocrystalline TiO2 electrode based on using Sq-doped Ru(bipy) as photosensitizer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 in the whole visible region,particularly in the red area above 600 nm.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设计合成了二个典型的共轭的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D-A)化合物:2-二氰基乙烯基蒽(2-DCVA)与9-二氰基乙烯基蒽(9-DCVA).考察了极性因素、温度因素对化合物发光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极性溶剂中该二化合物均发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态的荧光,但2-DCVA的荧光量子产率(Φf)远大于9-DCVA的荧光量子产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DCVA分子的平面性好于9-DCVA分子而引起分子内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不同所致.文中还用Bilot-Kawski公式估算了该二化合物在激发态与基态时仍极矩的差值。  相似文献   
59.
含氮硫多配位基螯合纤维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腈纶纤维为原料,合成了含氮硫多配位基螯合纤维,讨论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增重的影响,选择了适当的反应条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了螯合纤维的可能结构,并对合成的螯合纤维进行了基本性能测定。该纤维可用于贵金属元素金、铂的富集与分离。  相似文献   
60.
降冰片二烯和四环烷之间的价键异构是太阳能贮存研究中最有希望的体系之一。太阳光的辐射一般大于300nm,而降冰片二烯本身的吸收在230nm 左右,无法直接吸收太阳光。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通常从两方面来研究,一方面,是在降冰片二烯上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