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化学   63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明烨  郑友进  张蕾  赵立萍  张冰 《中国物理 B》2017,26(5):58101-058101
Carbon nanodots(CDs) with visible absorption band and TiO_2 are integrated to enhance the photosensitivity of TiO_2.The CD/TiO_2 nanocomposites show obvious CD-coverage-depend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CD/TiO_2 nanocomposites with moderate CD coverge exhibit the highe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fter being irradiated with visible light, which is more excellent than that of TiO_2. Too little CD coverage could result in poor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which limits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D/TiO_2 nanocomposites. While, too much CD coverage weaken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D/TiO_2 nanocomposites by restraining the extraction of conduction band electrons within TiO_2 to generate active oxygen radicals and the electron transfer(ET) process from CDs to TiO_2.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tional regulation of CD coverag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fficient ET proces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optimiz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D/TiO_2 nanocomposites.  相似文献   
22.
张冰  张磊  张蕾 《发光学报》2017,38(5):623-629
采用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和功率传输方程并考虑温度对各项参数的影响,求解在不同的光纤长度和量子点掺杂浓度时,3.3nm PbSe量子点液芯光纤的发射光谱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当光纤长度不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谱的峰值位置以相近的速率发生红移,光谱的峰值强度下降。对于较长的光纤,其光强随温度升高的衰减速率较大。当掺杂浓度不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谱的峰值位置以相近的速率发生红移,峰值强度以相近的速率衰减。  相似文献   
23.
李聪  侯清玉  张振铎  张冰 《物理学报》2012,61(7):77102-07710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建立了不同Eu掺杂量的锐钛矿相TiO2超胞模型,计算了其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能带结构和吸收光谱.结果发现:掺杂后Eu在TiO2的禁带中产生杂质能级.通过对比两种不同Eu掺杂量(1.39at%和2.08at%)下的锐钛矿TiO2的能带结构,发现掺杂量越高,杂质能级越向深能级方向移动,说明电子复合率随杂质浓度增加而增加,即电子寿命变小,同时吸收光谱红移越显著,强度越强.根据实际需要,可在锐钛矿TiO2中适量掺杂Eu,在适当减少电子寿命情况下,使吸收光谱红移.  相似文献   
24.
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可调谐染料激光研究了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发现在428~448nm激光波段丁酮分子发生的是经4p和4dRydberg态的(3+1)多光子过程。此外,我们还用“梯开关”模型对丁酮母体离子的解离机理和各碎片来源作了详细的分析,分析认为在丁酮母体离子的解离过程中存在H原子重排与电荷的重新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25.
阻垢剂阻BaSO4垢性能的电导滴定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一种基于电导滴定原理的评价方法,通过测定电导滴定过程中不同阻垢剂在相同浓度下所能维持的BaSO4的最大相对过饱和度来评价阻垢性能。实验对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聚天冬氨酸(PASP)、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DEPTMP)、六偏磷酯钠(SHMP)阻BaSO4垢的性能分别采用了电导滴定法及静态阻垢法进行测定并比较。电导滴定法对阻垢剂阻BaSO4垢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阻垢剂PESA、PASP、DTPMP和SHMP对BaSO4垢的阻垢能力大小为:PESA>PASP>DEPTMP>SHMP,这与静态阻垢法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电导滴定法与静态阻垢法对阻垢剂阻BaSO4垢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电导滴定法评价阻垢剂对BaSO4垢的阻垢性能具有快速、简单、易行的优点。而且实验表明,电导滴定法的RSD为0.020,而静态阻垢法为0.069,说明电导滴定法的重现性优于静态阻垢法。该法还可用于评价阻垢剂对BaSO4垢的协同阻垢效应。  相似文献   
26.
迷迭香中微量元素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迷迭香中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了其含量;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该植物中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迷迭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61mg/g,加样回收率为98.98%—100.06%,RSD为0.419%(n=6),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迷迭香中Fe、K、Mg、Mn、Zn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27.
唐碧峰  熊平凡  张秀  张冰 《物理学报》2006,55(9):4483-4489
利用单色双光子(1C2P)技术得到了高精度的溴乙烷分子的质量分辨阈值(MATI)光谱,精确给出了溴乙烷分子的绝热电离势和离子振动频率.从中性基态到离子基态两个自旋-轨道分量X1 2E1/2和X2 2E1/2的绝热电离势分别为83097±3 cm-1和85452±3 cm-1,离子基态两个自旋-轨道分量的间隔为2355±6 cm-1,这些值与文献报道值符合得较好,且精度更高.溴乙烷分子的单色双光子质量分辨阈值光谱展现出丰富的振动结构,这是在溴乙烷分子相继吸收两个光子的过程中波包在解离态势能面上演化的结果.以已有的离子振动谱标识为参考,以中性分子的振动频率为基础,标识了溴乙烷分子的质量分辨阈值光谱,发现观测到的振动模几乎都和溴乙烷分子的解离运动有关,其中还包括一些非全对称模. 关键词: 质量分辨阈值光谱 振动模 单色双光子零动能光谱技术 溴乙烷  相似文献   
28.
使用离散变分x_a双电子计算方法计算了激光晶体MgF_2:Ni~(2+) 的部分双电子积分,并由此获得晶体的单态和三重态分裂值.结合离散变分x_a自旋计算,获得了MgF_2:Ni~(2+)的晶场能级.  相似文献   
29.
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 研究了长链C8H17Br分子在234 nm激光下的光解过程. 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探测了两种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 得到了它们的相对量子产率. 从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的速度图像得到了能量和角度分布. 并根据相对量子产率和角度分布, 计算了不同解离通道的比例. 实验发现C8H17Br分子解离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内能, 该能量分配可以较好地用软反冲模型来解释, 并分析了这种能量分配跟烷基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MPI质谱研究作为化学分析和研究光物理过程的工具受到广泛的重视[1-4].REMPI的特征过程是,首先分子吸收。个光子共振激发到中间态,然后处于中间激发态的分子再吸收n个光子激发到电离连续区[5].REMPI的谱特征可以给出中间态分布的详细信息[6],利用REMPI过程可研究单光子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