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22篇
力学   2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k-平均问题是计算机科学和组合优化领域的经典问题之一.k-平均聚类作为最受重视而且最简单易懂的一种聚类分析方法流行于数据挖掘领域.k-平均问题可描述为:给定n个元素的观测集,其中每个观测点都是d维实向量,目标是把这n个观测点划分到k(≤n)个集合中,使得所有集合中的点到对应的聚类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其中一个集合的聚类中心指的是该集合中所有观测点的均值.k-平均问题在理论上是NP-难的,但有高效的启发式算法,广泛应用在市场划分、机器视觉、地质统计学、天文学和农业等实际背景中.随着实际问题中遇到的k-平均问题更加复杂,数据量更加庞大,还需学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罗列出k-平均问题及其诸多变形及推广问题的经典算法,并总结k-平均中尚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速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对甲巯咪唑(TMZ)及其制剂的测定进行了研究; 通过优化检测电位、毛细管长度和内径、分离电压、缓冲溶液等实验参数, TMZ在60 s内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 线性范围在2.00×10-3~2.80×10-5 mol/L, 检出限为3.50×10-6 mol/L; 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 1.2% (n=8); 该法可用于制剂中TMZ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k-均值问题自提出以来一直吸引组合优化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是经典的NP-难问题之一. 给定N个d维实向量构成的观测集, 目标是把这N个观测点划分到k(\leq N)个集合中, 使得所有集合中的点到对应的聚类中心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一个集合的聚类中心指的是该集合 中所有观测点的均值. k-均值算法作为解决k-均值问题的启发式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因其出色的收敛速度而倍受欢迎. k-均值算法可描述为: 给定问题的初始化分组, 交替进行指派(将观测点分配到离其最近的均值点)和更新(计算新的聚类的均值点)直到收敛到某一解. 该算法通常被认为几乎是线性收敛的. 但缺点也很明显, 无法保证得到的是全局最优解, 并且算法结果好坏过于依赖初始解的选取. 于是学者们纷纷提出不同的初始化方法来提高k-均值算法的质量. 现筛选和罗列了关于选取初始解的k-均值算法的初始化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芥子酸、芥子酸甲酯及芥子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发现, 酪氨酸酶电极对其底物邻苯二酚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电流响应在底物1.0×10-7~6.0×1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93 nA·L/μmol);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都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芥子酸>芥子酸甲酯>芥子碱. 通过对这3种物质的抑制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芥子碱是非竞争型抑制, 而芥子酸和芥子酸甲酯是混合型抑制. 这3种物质对酪氨酸酶可能的抑制机理一是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双铜活性中心; 二是抑制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因而抑制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喷气燃料中抗氧剂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影响抗氧剂测定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5mg/L,相对标准偏差7.66%。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淮南煤灰中晶体矿物组成与煤灰流动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10种不同灰熔融温度的淮南煤,利用典型煤灰化学组成预测煤灰熔融温度的经验公式,对其煤灰流动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预测精度不高;借助X射线衍射K值法分析计算了淮南煤灰的晶体矿物组成,并对晶体矿物组成与淮南煤灰流动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关联,提出了利用晶体矿物组成预测煤灰流动温度的回归公式,揭示了淮南煤灰中晶体矿物组成与煤灰流动温度的内在关系,利用该公式计算的煤灰流动温度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国标规定的误差值(再现性小于等于80℃)。  相似文献   
17.
提供了金雀花碱结构的波谱特征。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一维(1H,13C)和二维(1H-1HCOSY,HMQC,HMBC)核磁共振光谱(NMR)、质谱(EI-MS)对金雀花碱进行结构确证,对所有的1H NMR和13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吸收光谱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并具体分析了金雀花碱MS中主要碎片离子的裂解途径。波谱学研究结果确证了金雀花碱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珠心算歌     
,3七~了 455。…丝丝5…3 85…丝丝丝…/一一、、厂、2…1晶晶曰阳曰阳 /产一.\2 .3亮亮5珠图3有有·1脑脑5大大/产一一~、、Z产、、/产一一\星真颗得…7.旦像看7…s.1珠把6算一个盘每算/一一\/、、 /产一、\}。.旦都超旦2.16具备,过电,3人奇3每神21是算1不计/一一\15 巨乏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在金刚石压砧上集成的微电路,原位测量了CdSe多晶粉末在温度为300~450 K、压力达到23 GPa时电阻率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压过程中,电阻率在2.6 GPa压力时出现的异常改变,对应着CdSe从纤锌矿向岩盐矿结构的转变,而在6.0、9.8、17.0 GPa等压力处出现的电阻率异常,则是由CdSe中的电子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在卸压过程中,只在约14.0和3.0 GPa压力下观察到了两个电阻率异常点。通过对电阻率随压力变化曲线的模拟,得出了CdSe高压相的带隙随压力的变化关系,据此预测CdSe金属化的压力应在70~100 GPa之间。变温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CdSe的电阻率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由于X射线对高级相变和电子相变不够敏感,致使很多物质的相变和新的性质被忽略。对物质电阻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金刚石对顶砧上原位电阻测量方法,在0~88.7 GPa的压强范围内,在300~443 K的温度条件下,基于范德堡法电阻测量原理,对硫化铁的电导率进行了测量。通过对电导率的分析发现,在零压、温度为408 K的条件下,硫化铁转变成了NiAs结构相。在34.7 GPa和61.3 GPa压强处发现了两个新的突变点,为了印证这两处相变的可靠性,分别测量了在不同压强下样品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