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316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2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76篇
物理学   4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基于微拉曼光谱技术的氧化介孔硅热导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房振乾  胡明  张伟  张绪瑞 《物理学报》2008,57(1):103-110
利用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介孔硅传热机理,提出一个用于分析氧化介孔硅热导率的理论模型,对影响氧化介孔硅有效热导率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用于计算氧化介孔硅有效热导率的计算公式. 采用双槽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介孔硅,利用微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氧化介孔硅热导率随所制备介孔硅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比较了经不同温度处理的氧化介孔硅的导热性能差异. 孔隙率为60%,73.4%和78.8%的所制备介孔硅经300℃氧化处理后,其热导率值为8.625W/(m·K),3.846W/(m·K)和1.817W/(m·K);孔隙率为73.4 关键词: 理论模型 氧化介孔硅 微拉曼光谱 有效热导率  相似文献   
72.
利用激子旋转扩散理论研究了一类低掺杂卟啉侧链聚合物中卟啉侧链基团的旋转对其发光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卟啉侧链基团的旋转行为是导致激发态无辐射能量弛豫的重要途径.基团旋转越容易,能量弛豫速度越快,这可导致一个快速的荧光衰变动力学过程.在卟啉低掺杂浓度和聚合物分子链间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卟啉侧链基团的旋转成为影响荧光寿命和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对实验测得的两种样品的荧光弛豫过程进行了拟合,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激子旋转弛豫 瞬态荧光 卟啉侧链聚合物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介质化学结构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特性的关系入手,寻找出了SBS特性良好的全氟胺系列新介质——FC-131,FC-3283,FC-40,FC-43,FC-70等,并测定或计算出了新介质的SBS参数. 结果表明,新介质的吸收系数均小于10-3 cm-1,光学击穿阈值均高于100 GW/cm2. 全氟胺系列新介质不仅具有良好的SBS特性,而且还具有无毒、低挥发性和高稳定性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新介质的发现不仅增加SBS介质的种类,而且能够有效提高SBS系统的性能,对于SBS相位共轭镜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全氟胺 吸收系数 光学击穿阈值  相似文献   
74.
以紫甘蓝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碳量子点ZGL-CQDs。该碳点的结构经XRD,TEM和FT-IR表征;光学性能研究表明:荧光量子产率可达6.20%,最大激发波长为36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46 nm;传感性能研究表明:该碳点在水溶液中对Cu~(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对Cu~(2+)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6×10~(-6)~2.60×10~(-6)mol/L,线性方程Y=-15.44958-2.05871x,R~2=0.9978,检出限为3.16×10~(-7)mol/L。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秦巴山区钮子根茎、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其K、Na、Mg、Fe、Cu、Mn、Zn、Co、Ni、Pd 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确立了样品消解试剂、微波消解条件,并对样品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在0.772 8%~6.813 7%之间,回收率在94.0%~109.9%之间,钮子根茎、叶中均含有丰富的K、Na、Mg、Fe、Cu、Mn、Zn等金属元素,Co、Ni等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次之,Pd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6.
Nb元素影响TiAl金属间化合物键合特征的第一原理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红丽  张伟  宫声凯 《化学学报》2008,66(14):1669-1675
采用第一原理方法, 研究了Nb元素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及其对Ti, Al和O原子键合作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Nb元素对富Ti和富Al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体系电子结构及键合作用的影响不同. 对于富Ti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体系, Nb原子取代Ti晶格位置后, 减小了Ti费米能级处的电子密度, 削弱了Ti原子与O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增强了Al原子中s电子和O原子中p电子的相互作用. 而Nb原子对富Al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体系中Ti/Al与O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小. 同时, 向TiA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杂Nb元素, 增大了TiO2的生成能垒, 减小了Al2O3的生成能垒, 有利于促进抗氧化膜Al2O3的生成. 因此, 添加合金化元素Nb有利于提高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 这与实验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77.
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极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刘开宇  张伟  王洪恩 《化学学报》2008,66(8):909-913
采用液相法制得α-MnO2电极材料, 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对称型超级电容器. 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在三电极体系下对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进行测试, 分别研究它们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发现, 正极在0.31~0.41 V, 0.43~0.50 V (vs. Hg/HgO)发生电化学反应, 对电容器电压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而负极则表现稳定未发生反应; 随着电极电位的增加, 反应电阻与接触电阻减小, 超级电容器电阻主要由负极决定; 负极表面双电层的形成速度小于正极, 而受电位影响的程度大于正极, 其电荷保持能力优于正极.  相似文献   
78.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氦Fe~(24+)离子基态1s~(21)S_0到激发态1s2s和1s2p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分析了在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碰撞强度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在6.86 Ke V和9.94 Ke V能量下,碰撞辐射级联效应对类氦Fe~(24+)离子w线(1s~(21)S_0→1s2p~1P_1)、x线(1s~(21)S_0→1s2p~3P_2)、y线(1s~(21)S_0→1s2p~3P_1)和z线(1s~(21)S_0→1s2s~3S_1),x/w、y/w和z/w线强度比值的影响,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部分计算结果与其它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9.
通过气体放电产生更高浓度的低温等离子体要求具有纳秒上升沿和纳秒脉宽的高重频快脉冲,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MOSFET和IGBT都无法满足这些参数要求,而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雪崩击穿过程具有快导通、快恢复、高稳定性等优点,适合作为小型Marx发生器的自击穿开关。文中对用多种型号的BJT进行击穿特性比较测试实验,发现可以通过改变BJT的门极和发射极的并联电阻来调节其雪崩击穿电压,实现一定范围的工作电压。雪崩击穿恢复特性实验表明,当击穿电流衰减到低于维持电流时,BJT就会开始恢复绝缘而关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参数以控制击穿电流的变化就可以控制BJT的雪崩击穿导通时间(即导通脉宽)。将这些结论应用到实际电路中,可获得上升沿5 ns、脉宽为10 ns、幅值2 kV、重复频率高达100 kHz的纳秒快脉冲,可用于激发高浓度低温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80.
I.IntroductionInordertostudybifurcationsofnonlineardynamicalsystemsinthedegeneratecasesofhighercodimensionnumber(>3),wemustcomputenormalformsofhigherorderfornonlineardynamicalsystems.Inrecenttwentyyearsmanyscientistsmadeveryimportantcontributionstodevel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