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29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2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研究通过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功能化的二维碳化钛复合材料Ti_(3)C_(2)T_(x),并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对尿液样品中痕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s)进行分离和分析。利用多种手段对Ti_(3)C_(2)T_(x)/聚酰亚胺的形貌、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详细考察了萃取参数对Ti_(3)C_(2)T_(x)/聚酰亚胺萃取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可以通过静电、π-π和氢键作用有效富集目标化合物。最佳萃取条件如下:吸附剂用量为20 mg、样品pH为8.0、吸附时间和脱附时间分别为10 min和15 min、解吸溶剂为醋酸-乙腈-水(5∶47.5∶47.5,v/v/v)。将Ti_(3)C_(2)T_(x)/聚酰亚胺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与HPLC-FLD联用,建立了一种尿液中CAs的灵敏检测方法,实现了4种CAs物质的定量分析。在最优的条件下,该方法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异丙肾上腺素的线性范围为1~250 n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LOD(S/N=3)在0.20~0.32 ng/mL之间,定量限LOQ(S/N=10)在0.7~1.0 ng/mL之间,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1.09%之间,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3%~4.24%之间,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在82.50%~96.85%之间,精密度RSD的范围在2.47%~9.96%之间。基于Ti_(3)C_(2)T_(x)/聚酰亚胺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具有萃取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成功用于尿液中CAs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72.
无降解离子色谱法对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用水直接提取,离子色谱分离、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方法。采用IonPac ASl8作为分离柱,比较了NaHCO3-Na2CO3、Na2B4O7和KOH溶液的淋洗效果,发现KOH淋洗液效果最佳。实验研究了甲醛次硫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及食品中常见阴离子与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分离度。在选定的离子色谱测定条件下,甲醛次硫酸氢钠在0.1~200mg/kg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检出限分别为88%~101%、3.3%~5.0%、0.05mg/kg。方法应用于年糕样品中残留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色散缓变光纤中宽带调制不稳定性谱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色散缓变光纤中调制不稳定性效应研究.从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出发,获得了增益谱与纵向色散变化参量和光纤传输距离的一般关系.研究发现,色散缓变光纤中调制不稳定性的增益谱较常规光纤中的宽得多.调节光纤色散纵向变化参量,可以得到较宽的增益谱.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光纤中利用调制不稳定性产生超短孤子脉冲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4.
镍系胶体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的研究Ⅰ: 催化剂的相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少武  魏庆莉  左银雪  张书圣 《化学学报》1998,56(12):1153-1158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形的。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影响胶粒形态,其中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高。  相似文献   
75.
夏少武  魏庆莉  李宁  张书圣 《化学学报》1998,56(12):1159-1164
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的基础上,本文从电导率、UV-Vis光谱对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催化剂组分以离子对的形式参与反应;Ni^0在Ni(naph)~2-Al(i-Bu)~3陈化液中以团簇粒子形式存在,因吸附Ni^+naph^-而稳定,因加入BF~3·OEt~2而失去稳定性、聚结为胶粒,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76.
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上合成二丙酮醇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碱性树脂催化剂上丙酮缩合制二丙酮醇是一个1-1级可逆反应,本文对此多相催化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In the paper a theorem on the stability of linear nonautonomous system under the frequently-acting perturbation has been given and proved on the basis of Malkin’s Theorem.  相似文献   
78.
几种多取代吡咯的NMR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咯的多取代物中,许多具有生理活性。本文测定了下列化合物的13CNMR谱:Ⅰ、Ⅶ:R=H;Ⅱ、Ⅷ:R=o-CH3;Ⅲ、Ⅸ:R=m-CH3;Ⅳ、Ⅹ:R=p-CH3;Ⅴ、Ⅺ:R=p-COOCH2CH3;Ⅵ、Ⅻ:R=m-NO2。  相似文献   
79.
本文利用一维半粒子云网格(Cloud-in-Ccll)程序,对激光打靶中的参量不稳定性引起的湍流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的线性增长率和理论预估合理地符合;还得到了非线性加热率、受热电子的速度分布、波纹临界密度面和离子坑等物理图象。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0.
多核羰基钴配合物对很多有机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很大关注.但这类配合物由高压反应得到,因此给实用带来不便. 我们通过各种含膦配体的氯化钴,在锌粉存在下,与一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了一系列通式为:(PR_3)_mCo_n(CO)_x的多核羰基钴配合物,讨论了它们的结构,并对这些配合物在由十四碳烯羰基合成作为表面活性剂原料的十五碳伯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