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化学   216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型大分子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用胺基封端聚四氢呋喃(Mn=862)与水杨醛反应,生成新型席夫碱遥爪配体,再与金属离子(Fe3+, Co2+, Cu2+)反应,得到新型大分子席夫碱配合物。用IR、ESR、UV、循环伏安法、拉伸和动态粘弹谱等表征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证明所得配合物的配位结构与血红蛋白分子的功能片段的配位结构相似,钴配合物具有与血红蛋白分子相近的可逆化学吸附功能。  相似文献   
22.
聚硅氧烷聚脲多嵌段共聚物中氢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种手段研究了聚硅氧烷与聚脲嵌段共聚物中所存在的各类氢键.特别探讨在聚硅氧烷软段中引入极性氰丙基对体系成氢键能力的影响和两相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软段分子中引入极性氰丙基有利于增加聚硅氧烷分子与聚脲链段的相互作用,这一相间作用力使两相间界面层厚度随着硬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加宽,并发现在聚硅氧烷聚脲嵌段共聚物中硬段的聚集形态随溶液浓度改变变化不大,其中氢键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23.
用失重法研究了N-甲基-2-巯基咪唑(MMI)在5%盐酸中对铜的酸洗缓蚀性能.探讨了温度和MMI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从中得出了MMI在铜表面的吸附等温式,计算了吸附热及MMI的加入对铜在盐酸中腐蚀反应活化能的影响,进而探讨了MMI对铜缓蚀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 30 ℃下,在5%盐酸中,当MMI的浓度在3 mmol•L-1和8 mmol•L-1之间时,缓蚀率随MMI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浓度达到8 mmol•L-1时,缓蚀率趋于定值,而当浓度小于3 mmol•L-1时, MMI的加入会加速铜的腐蚀;吸附在铜表面的MMI分子间的作用力整体表现为引力; MMI在铜表面的吸附是吸热反应; MMI的加入降低了铜的腐蚀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基于模糊变换的模糊系统的构造方法和模糊推理建模法问题。首先,给出了利用单入-单出模糊系统和模糊变换构造双输入-单输出模糊系统的方法,指出这种模糊系统具有泛逼近性,并给出了该模糊系统具有泛逼近性的充分条件。其次,将该模糊系统应用到模糊推理建模法中,得到了一种新的HX方程,泛逼近性定理说明:该HX方程对原系统具有很好的泛逼近性。最后,将得到的新的HX方程应用到自治Lienard系统中,得到了不含一阶导数项的简化HX方程。简化的HX方程将原先逐片求解(m-1)(n-1)个方程,简化为逐片求解m-1个方程,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说明了新HX方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本文建立了双模糊概率集和3-值r-模糊集之间的联系。首先,研究了3-值r-模糊集的定义和运算,说明了3-值r-模糊集与r-直觉模糊集是一一对应的。然后,给出了3-值r-模糊集合套的概念,证明了双模糊概率集是3-值r-模糊集合套的等价类。  相似文献   
26.
27.
纳孔分子材料是由孤立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堆积形成的具有纳微孔道结构的材料.和传统共价网络孔材料相比,纳孔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溶解性,并兼具气体存储与分离,限域反应和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新热点.通过着眼于新型纳孔分子材料的设计,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无论是气体吸附还是催化反应,纳孔分子材料的晶体结构预测都是先决条件,只有在纳孔分子材料的晶体结构得到准确预测的前提下,才能够定向、准确、系统地对其进行设计;(2)气体在纳孔分子材料中吸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气体吸附的微观传输扩散机制;(3)气体在纳孔分子材料中吸附的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有利于对设计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直接预测,得到可以直接与实验吸附量、吸附热等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果.最后,简述了理论设计新型纳孔分子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8.
取向比对椭球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学海  魏合理  戴聪明  曹亚楠  李学彬 《物理学报》2015,64(22):224205-224205
利用T矩阵和离散坐标法研究了取向比对椭球粒子散射特性的影响, 计算了小尺度范围内椭球粒子的散射特征参量, 包括消光效率因子、不对称因子、单次散射反照率、散射相矩阵及双向反射函数(BRDF). 结果表明, 椭球粒子的散射特性与取向比密切相关, 粒子取向比会影响散射参量的振荡频率和振幅, 与球形粒子散射参量的相对差异也呈周期振荡趋势. 研究还发现, 某些特殊粒子尺寸的散射参量与粒子取向比基本无关. 在多次散射条件下, 分析不同取向比粒子群的BRDF随反射角和光学厚度的变化特性. 结果显示: 不同取向比粒子群的BRDF随反射角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球形粒子群比非球形粒子群的BRDF曲线波动振幅更大; 球形-非球形粒子的BRDF相对差异随光学厚度和取向比的增大而减小, 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典型的自组装芳香二肽分子(z-FF)自组装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化,探索了肽分子间以及肽分子与溶剂水分子的微观作用力在自组装各个阶段的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尽管π-π堆积作用占分子间作用能的比重不高,但其在自组装初期对分子聚集起到的驱动力的贡献大于非π-π堆积作用力.肽分子与溶剂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数量随着组装进程而减少,总体呈现去溶剂化效应,但同时伴随着多次再溶剂化过程.水化层中的水分子存在两种特殊的“水桥”形式,即“单分子水桥”和“水团簇水桥”,其在水化层水分子中占比在30%~70%之间涨落.水桥的涨落伴随着肽分子结构重排,在自组装各个阶段(相分离、成核、生长和纤维交联)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含能材料的密度、爆速、爆压和静电感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 在6-31G*基组水平下, 全优化计算了系列硝胺类和硝基芳烃类爆炸物的几何构型, 用Monte-Carlo方法和自编程序, 基于0.001 e•bohr-3等电子密度面所包围的体积空间求得分子平均摩尔体积(V)和理论密度(ρ). 用Kamlet-Jacobs方程基于理论密度(ρ)和PM3计算生成焓(ΔHf)估算标题物的爆速(D)和爆压(p), 发现多环硝胺类化合物的爆轰性能优于芳烃硝基类化合物, 故此, 在寻求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时, 我们应特别关注多环硝胺化合物. 与ρD文献值比较, 表明本理论计算方法和结果是适用可靠的. 将爆速(D)和爆压(p)计算值与静电感度实验值(EES)进行比较和关联, 发现: 若对化合物进行细致分类讨论, 则它们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据此建议, 在含能材料分子设计中, 可通过理论计算爆轰性质(Dp)去预估难以定量求得或尚未合成的含能材料的静电火花感度值(EES). 此外, 我们还讨论了取代基对ρ, Dp的影响, 也有助于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