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7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发现在过量1,10-菲咯啉存在时,Co3+/2+在单链DNA(s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显著增强.采用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Co3+/2+/1,10-菲咯啉体系与ssDNA的相互作用,并利用Co3+/2+在1,10-菲咯啉存在时在s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高灵敏电化学响应对痕量钴离子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2.
采用先通过 2 ,2′ 二硫二乙醇自组装得到自组装单分子层 (SAM) ,再在SAM上共价键合和吸附固定DNA的方法制备了两类DNA修饰电极 ,并对得到的DNA修饰电极进行了电化学和谱学表征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也是较为理想的在电极表面固定DNA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3.
核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鉴泉  庞代文 《化学进展》2004,16(3):393-399
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生命的主要生物大分子,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诸如生长、繁殖、运动、遗传和代谢等生命现象的基础.因此,研究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解开生命奥秘的关键所在,在学术及应用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探讨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涉及到众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是多学科的前沿交叉领域.总体上该方面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研究有待于研究手段的进步与创新.本文从研究手段与分析方法上对近年来该领域所采用的技术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4.
国内生物芯片专利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及国内生物芯片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35.
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中纳米金的可控性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氯金酸直接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的改进方法,通过本方法获得了分散性好、粒径在5-14nm的金纳米颗粒。结合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和纳米微粒本身的高比表面积引起的金粒子表面分布变化,探讨了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在纳米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SDS在纳米颗粒形成过程中先与Au^3 形成复合体,同时在Au^3 被还原为Au并聚集成纳米颗粒时SDS起到了稳定剂和分散剂的作用,阻止了纳米金的进一步团聚,使金粒子的粒径分散比较均匀,尺度可控。初步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纳米金颗粒对蛋白质(如BSA等)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有可能发展简便快速的蛋白质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6.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毛细管电泳的电化学检测,包括电位法、电导法和安培法检测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电化学检测与毛细管电泳的耦联,并对电化学检测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37.
几种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循环伏安、紫外-可见光谱和交流阻抗等方法,以电活性小分子亚甲基蓝( MB)为探针,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阴离子、阳离 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通过疏水和静电作用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DNA分子结合 ,改变电极表面DNA的状态,进而影响电活性小分子的电化学行为。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与DNA之间以静电排斥为主,也有部分疏水性结合,它使MB的氧化还原峰峰电 流减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均在一 定浓度范围内对MB的电化学响应有增敏作用,而代十六烷基吡啶、溴代十八烷基吡 啶表现出抑制效应,它们与DNA间既有疏水性作用,也有静电吸引。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与DNA的结合较弱,其主要是通过改变溶液的性质(如粘度、极性和介电常数 等)影响DNA的构象,从而导致MB电化学参数的微弱变化。此外,表面活性剂疏水 链的长短及极性头基的大小对作用过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8.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纳米材料本身具有较大的比表面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纳米材料很容易团聚,或与蛋白质等发生非特异性相互作用,这严重影响了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关于DNA长程电子传递的两种不同观点--DNA分子导线机制和类蛋白 的电子传递机制及理论研究的结果,并简单地介绍了实验体系的设计和研究方法,对近十多年来DNA长程电子传递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制备了两种不同官能团修饰的偶联亲和素的包裹钌联吡啶(RuBpy)二氧化硅荧光纳米探针A和探针B,并分别用于肝癌细胞的识别。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得到表面修饰不同官能团的纳米颗粒,然后通过亲和素与羧基化包裹RuBpy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相互连接而制备得到探针A;通过亲和素与PEG修饰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相互作用而制备得到探针B。与探针A不同的是,探针B通过一个长链PEG分子将亲和素与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偶联在一起。利用免疫荧光成像法将这两种探针分别用于人肝癌细胞的识别,结果表明,含有长链PEG分子的探针B更能够有效地识别肝癌细胞表面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