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170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4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pH 4.1的条件下,铜与洛美沙星、曙红反应生成三元络合物,使曙红溶液褪色并产生新的吸收峰,最大褪色峰谷波长位于508 nm,三元络合物吸收峰波长位于546 nm.利用吸收峰、谷的高度差,进行洛美沙星的测定,洛美沙星的质量浓度在0.7~3.8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7×104 L·mol-1·cm-1,检出限为0.46 mg/L.该方法用于HCl洛美沙星片剂样品中洛美沙星的测定,准确、灵敏、选择性好.对样品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42%~3.1%,回收率为92.6%~106.9%.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了利用氢氧混合气体为原料、以四氯化钛为前驱体、气相爆轰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方法。利用XRD衍射结果分析证明,产物为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的二氧化钛混晶,其晶粒尺度为纳米量级。通过XRD、SEM、TEM分析可以得出,粒子基本为球形,大部分粒子粒径为10~20 nm,也有少量的100 nm左右的粒子产生。分析后发现,反应发生在爆燃转爆轰的过程中和爆轰管中的湍流现象是导致大粒子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对在氢过量和氧过量两种状况下,对爆轰所产生的产物的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状况产生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粒径分布和形貌并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3.
基于M-Z干涉的光纤围栏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基于M-Z干涉技术的光纤围栏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并分析了M-Z干涉技术在光纤围栏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利用M-Z干涉技术和互相关技术,在总计60 km的光纤上进行了单点和两点扰动的原理性实验.在采样速率为20 MHz时,理论上最高可达10 m的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4.
基于线阵InGaAs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线阵InGaAs光电二极管阵列和体相位光栅并结合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对光纤光栅传感进行解调.设计了基于线阵InGaAs光电二极管阵列和体相位光栅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通过系统测试和性能分析,该解调系统解调带宽42 nm,信噪比30 dB,波长偏移测量精确度±15 pm,功率测量精确度为±0.3 dB.基于线阵InGaAs光电二极管阵列和体相位光栅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不但尺寸小,功耗低,而且具有较高的解调速度.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双弹丸同时着靶情况下的立靶坐标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圆形阵列光电探测系统的双目标识别方法.采用光电探测器件组成1个圆形的探测阵列,并将3个发光角度均为60°的扇形一字线激光器均匀设置于圆形探测阵列上组成探测光幕.当2发弹丸同时穿过探测光幕时,会在圆形探测阵列上产生6个弹丸投影,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识别6个弹丸投影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56.
螺旋脉冲形成线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用于长脉冲功率源研究的Blumlein型螺旋脉冲形成线。该形成线主要是将铜带绕在绝缘衬筒上形成螺旋形结构,以蓖麻油为介质,匝数为3.5匝每m,充电时间为1 μs,负载为电子束二极管。给出了形成线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以及实验研究结果。在300 kV脉冲功率源上得到的脉冲延迟为200 ns,特征阻抗约100 Ω,形成的脉冲半高宽为180 ns,前沿15 ns,平顶宽度150 ns。实验证明该螺旋脉冲形成线结构能够有效地延长形成脉冲的宽度。最后分析了开关电感、充电时间以及螺旋形结构对形成线输出脉冲前沿及平顶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主开关电感是形成较陡的脉冲前沿的关键,获得好的脉冲波形应选择适当的充电周期,螺旋形结构容易导致色散产生,需要选取适当的螺旋角。  相似文献   
157.
非负权重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非负权重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的基本理论,给出了一种解决三阶非负权重最优组合预测问题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58.
祝贺辞     
我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界的第一本全国性学术刊物《应用概率统计》正式出版了,这是科学百花园中盛开的又一朵鲜花,我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对此致以热烈的祝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有很强应用性的数学学科,虽然相对于其它数学学科来说,在我国它是比较年青的,但二十多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应用与理论研究的队伍,已经能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博士和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介绍了在气垫导轨上运用双光电门研究变加速运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0.
一、引言 射频离子源素有结构简单。维护运行方便,质子比高等优点;并且造价低,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上与其他源型相比,具有优越的竞争能力。 目前,仅限于单孔引出,射频离子源最大引出质子流强,均在5mA以下,且没有开发这种离子源型的应用。我们研制的毫安级射频离子源,其特点是低能、大束斑。它除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