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6篇
物理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沉积银纳米镀层, 并将钢板置于全氟硅烷溶液中浸泡, 通过动态凝血实验、 抗凝血时间测定、 血小板黏附实验、 溶血实验和蛋白吸附实验等手段, 测试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结果表明, 通过上述方法可明显改善316L不锈钢的血液相容性, 而抗凝血性能、 溶血率及纤维蛋白吸附量不亚于裸钢板. 与316L裸不锈钢相比, 银镀膜全氟硅烷浸泡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冠状动脉支架材料,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稀土螯合物的制备是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关键部分,为了合成理想的稀土螯合物,以2,6-二(溴甲基)吡啶-3,5-二甲酸二乙酯为原料,首先优化合成了Li+⊂2,6-{N,N’,N,N’-[二(2,2’-联吡啶-6,6’-二甲基)]二(氨甲基)}-吡啶-二羧酸乙酯,使其产率明显提高。进一步选择乙腈和甲醇两种反应体系合成铕螯合物,并比较了不同反应体系下合成的铕螯合物的光谱性质。研究表明,乙腈和甲醇两种反应体系所得铕螯合物的激发光谱(最大激发波长为310 nm)、发射光谱(最大发射波长为616 nm)、量子产率基本相同,荧光强度在10-8~10-5 mol·L-1范围内与Eu3+浓度均成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 73和0.986 65,两种铕螯合物(c=2.5×10-5 mol·L-1)的荧光强度略有差异,荧光寿命分别为825和830 μs。因此,两种反应体系所得铕螯合物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强度强以及荧光寿命长等优点,并且此种穴状螯合剂结构中的吡啶-2,2-联吡啶可保护铕离子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是理想的稀土螯合物,可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标记。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合成新型稀土螯合物的方法,而且为进一步建立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丙烯酰胺、马来酸酐、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烯丙基磺酸钠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AM/MA/NVP/SAS四元共聚物。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n(AM)/(MA)=6:2(mol)引发剂用量0.5 wt%,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5 h,pH为8;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AM/MA/NVP/SAS四元共聚物结构。当NaCl,CaCl2浓度分别在10000 mg/L,3000 mg/L时,AM/MA/NVP/SAS四元共聚物的表观粘度可保持在20 mPa.s左右,而粘度保留率约为30%。  相似文献   
14.
PA6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PA6T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过程,分别采用Avrami方程、Ozawa方程及Mo提出的新方程对PA6T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计算了相关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和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PA6T,用Mo法处理得到的结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西藏多不杂铜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规模前景的矿床,对矿区内含矿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成因类型及形成时代,认为多不杂含矿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属于硅酸过饱和、铝过饱和类型,具有高钾、贫碱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在岩浆形成后侵位至冷凝成岩过程中,未经历明显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区内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晚期弧-陆板块碰撞背景下的火山弧区,共发生三期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载光电跟踪设备传感器种类多、单元部件结构复杂和急需快速故障定位的要求,设计了机载光电跟踪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过建立跟踪系统故障树并分析其故障特点,确定了模糊多值产生式规则的知识表示方式和冲突消解策略,构建了专家系统知识库和推理机;同时结合数据库建立的故障表和规则表,实现专家系统解释器功能;最后将CLIPS嵌入VC设计友好人机交互界面。实验表明,该专家系统操作方便,能快速准确定位故障、解释故障成因以及提供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方法原理,分析化学的常用分析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仪器分析法成为了分析化学发展的主流和热点。因此,在校本科生往往忽视化学分析法的重要作用以及适用范围,陷入仪器分析法为万能分析方法的误区。本文选用络合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常量含铅样品进行测试,通过考察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小,探索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的适用范围,从而纠正了在校本科生的唯仪器分析法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8.
就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授课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我校开设仪器分析实验(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灵芝多糖含量的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不同等级贵州灵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选择最佳的敏感波段组合构造吸光度变量,分析了吸光度变量与灵芝多糖含量的相关性,建立灵芝多糖含量的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灵芝的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峰形相同;所选定的吸光度变量与灵芝多糖含量之间显著相关,灵芝多糖含量的预测模型及其检验结果的拟合度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可用红外光谱法来预测灵芝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