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32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68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3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quantum phases and transport dynamics of ultracold atoms trapped in an optical lattice in the presence of effective multi-body interaction.When a harmonic external potential is added,several interesting phenomena are revealed,such as the broaden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a central insulator plateau and the phase transition between superfluid and Mott insulator phase.We also study the transport of the system which runs across the superfluid–insulator transition after ramping up the lattice,and predict a slower relaxation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multi-body interaction on the mass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02.
We investigate the transport dynamics of an interacting binary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an incommensurate optical lattice and predict a novel splitting of a matter wavepacket induced by disorder potential and inter-species interaction. The effect of atomic interaction on the dynamics of the mobile and localized atoms are also studied in detail. We also discuss the behavior of the balanced and inbalanced mixtures in the incommensurate optical lattice.  相似文献   
103.
The dynamic properties for the micro-channel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system are studied by theoretical method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 Liquid-vapour interface dynamic systems are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disjoining pressure produced by three phas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Lie algebra analysis. Experiments for 0.6 mm×2 mm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 are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pressure time serials. Power spectrum density analysis for these serials shows that the system is in chaotic state if the frequency is above 7.39 Hz.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igh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 channel phase change system may relat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os, The chaos attractor is drawn by the simulation of the obtained differential dynamic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ur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04.
La1-x/2Pr1-x/2SrxCuOy(LPSCO)多晶样品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X射线衍射表明:LPSCO具有典型的空穴搀杂的T-214相的结构.磁化率测量显示:Sr搀杂在0.05≤x≤0.30范围内具有超导转变;Tc随x的增大呈抛物线形式变化,且在x=0.18时达到最大值28K.电阻的测量显示:随搀杂量的增大,系统呈现从绝缘到半导体,最后到金属的导电行为的变化;在欠掺杂区,正常态电阻温度关系符合ρ(T)=ρ0 αT-ClnT;而在过掺杂区,对数项消失.本文从替代所引起的晶体结构和载流子特性变化解释了Sr掺杂样品的电输运行为和超导特性.  相似文献   
105.
采用XPS方法对BaPb1-xBixO3超导体以及Hg掺杂BaPb1-xBixO3超导体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当Hg取代Pb后,位于18eV和22eV的价带的强度发生变化并与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相关联,O1s和Pb4f谱峰也随Hg掺入而发生位移,说明随Hg的掺入BaPb1-xBixO3超导体的化学环境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6.
该文以高铼酸盐作为高锝酸盐的非放射性结构替代物,结合离子印迹技术的特异性、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的多孔性和酸/热稳定性,通过自由基聚合和季胺化反应,制备出表面离子印迹共价有机骨架(IICOF)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环境样品中高铼酸根离子的高效捕获.首先利用1,4-二醛基-2,5-二乙烯基苯与1,3,5-三(4-氨苯...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不含有机相的简单水热法制备了Co^2+∶ZnS纳米晶,纳米晶具有立方闪锌矿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8.3 nm,在808 nm激光泵浦下具有2~5μm波段的中红外荧光发射,中心波长位于3400 nm和4700 nm,分别对应Co^2+离子的4T2(F)→4 A 1(F)和4T1(F)→4T2(F)的能级跃迁.进一步将制备的纳米晶在还原气氛下进行800℃热处理,获得立方闪锌矿和纤锌矿混合晶型的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到22.5 nm左右,热处理后的纳米晶表面羟基含量更低,中红外荧光发射强度显著提高.该Co^2+∶ZnS纳米晶的制备方法简单、在制备过程中不引入有机相等荧光淬灭中心,同时证明通过后热处理过程可以进一步减少表面缺陷及羟基含量,使荧光强度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8.
以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Al2O3含量的SiO2-Al2O3复合氧化物,并通过浸渍硝酸氧锆引入ZrO2,制备ZrO2/SiO2-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肉桂醛(CAL)MPV转移加氢中的催化性能,并结合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H3-程度升温脱附(NH3-TPD)、Py-原位红外(Py-IR)等技术,研究催化剂结构、织构以及表面性质与其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均以L酸为主,并含有少量B酸中心,这使得加氢产物以肉桂醇(COL)为主,并含有少量1-苯丙烯-2-丙基醚(CPE).Al2O3含量不仅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量,而且对催化剂的织构参数有较大影响.随Al2O3含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L酸与B酸中心均有所增加,而孔径则持续变小,这使得催化反应呈现CAL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少、目标产物COL选择性先稍有减小后有所增加的趋势.在Si/Al比为2时,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优化反应条件下,CAL转化率达96%,目标产物COL选择性达90%.  相似文献   
109.
以USY分子筛作为载体,Ni和Mo作为活性组分,利用超声辅助浸渍法(US-IM)和常规浸渍法(C-IM)制备了Ni/USY(US-IM)和Ni-Mo/USY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吡啶-红外光谱分析(Py-IR)和N2吸附-脱附等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综合考察了不同改性方法以及单金属和双金属改性前后分子筛酸性和孔结构性质等的变化及其对正庚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o对于Ni在USY分子筛上的均匀分布以及异构化催化性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超声条件对双金属改性的USY结构基本无影响;超声空化作用降低了催化剂金属粒子的团聚,使其在USY表面均匀分散,增加了催化反应中所需的金属活性位点.超声辅助浸渍制备的Ni-Mo/USY中较高的金属分散度导致了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使其活性和稳定性高于常规浸渍法.在优化超声条件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250℃和3 h,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分别为550℃和5 h,H2/C7摩尔比为0.14时,正庚烷的转化率和异构化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65.7%和74.1%.  相似文献   
110.
相较于Wacker工艺进行乙醛工业化生产,发展多相催化体系实现乙醇直接无氧催化脱氢制乙醛和副产氢气,从生产工艺和经济价值方面无疑是一条更加安全高效的路线.在此,我们发展了一种高效、稳固的Cu/SiO2催化剂,用于乙醇的无受体催化脱氢.通过氨蒸发法制备得到高度分散的Cu颗粒,在没有任何平衡气体的纯乙醇进料条件下,显示出超强的热稳定性.活性组分Cu和载体SiO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在250℃下实现了较高的乙醇转化率(>40%)和乙醛选择性(>95%),且催化剂在固定床连续反应过程中可稳定运行超过40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