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27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6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用胶体法制备了表面分别修饰六偏磷酸钠 (HMP)和 2 ,2’ 联吡啶 (BPy)的Ag2 S纳米微粒。通过背向简并四波混频实验装置对它们在单光子非共振区域的三阶光学非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分别测量了两种Ag2 S纳米微粒在它们超滤液中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χ( 3 ) 随浓度的变化 ,并拟合得到了两种纳米微粒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实验结果表明 ,双光子共振增强是实验中非线性极化的主要过程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了局域场效应对单光子非共振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2.
提出一种预聚集方法来制备单层银纳米粒子膜, 获得了高活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TEM, 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预聚集程度对银纳米单层膜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 实验发现该方法制备的银纳米粒子膜的SERS活性与预聚集程度直接相关, 在最优参数下制备的SERS基底具有银颗粒分布均匀、SERS活性均一、增强效果好等优点. 实验分别以罗丹明6G (R6G)、3-巯基丙酸(3MPA)和9-氨基吖啶盐酸盐(9AA)为探针对所制备基底的SERS活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均获得了高信噪比的SERS信号.  相似文献   
83.
刘蓉  周钰明  何曼  戴佳  崔一平  张彤 《应用化学》2009,26(3):268-272
合成了2种性能优异的苯并噻唑-嘧啶类新型生色分子. 用IR、1H NMR、UV-Vis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超瑞利散射技术测定了其二阶极化率. 结果表明,2种新型嘧啶类生色分子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最大吸收波长均小于487 nm,截止波长均小于550 nm;同时具有较高的二阶极化率,在波长1 064 nm处,β值分别达到3.70×10-28 esu和3.90×10-28 esu;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99和302 ℃. 可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利用低能脉冲电子探束研究“气-固”界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实验研究了室温T=300K、1×10-3Pa真空条件下, O2,N2-Ni,W“气-固”界面的相互作用,即吸附、脱附与置换作用,测量了电子诱导脱附产额、脱附截面和阈值能量,给出了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关键词: 脉冲电子探束 电子诱导脱附 阈值能量 脱附截面  相似文献   
85.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制备了新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L-苹果酸脲(ULMA)的晶体薄膜,该薄膜保持了晶体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FTIR和XRD测试表明薄膜与ULMA晶体具有相同的组成与晶体结构. 热分析显示ULMA具有确定的熔点,是一种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有机晶体,其蒸发温度低于底物尿素和L-苹果酸的分解温度. 在真空条件下,ULMA的分解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将加大,从而说明PVD法制备ULMA晶体薄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只要将加热温度控制在蒸发温度与分解温度之间,就可以制得ULMA晶体薄膜.  相似文献   
86.
锰掺杂的核壳结构CdS:Mn/ZnS纳米晶体由胶体化学方法制备,并将该纳米晶体所形成的薄膜夹在两层Ta2O5薄膜中间,形成交流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的电致发光强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且Mn杂质的位置会影响其电致发光谱.  相似文献   
87.
采用钯催化Heck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三苯胺-噁二唑超支化荧光聚合物PI. 用飞秒Ti:sapphire激光研究了PI的三光子和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光谱, 激发波长位于近红外区(800~1350 nm). 在1280 nm和80 fs激光激发下, PI的三光子上转换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25 nm(THF), 534 nm(CH2Cl2)和578 nm(DMF). 在800 nm和150 fs激光激发下, PI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27 nm(THF), 532 nm(CH2Cl2)和573 nm(DMF). 采用非线性透过率法测定荧光聚合物PI的三光子和双光子吸收系数. 系统研究了PI的线性吸收和透过、单光子荧光、荧光寿命、前线轨道能级及热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 三苯胺-噁二唑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多光子吸收和上转换荧光发射性能比树型分子或线型聚合物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88.
由于微流控芯片具有优异的集成性和灵活的可操作性,基于芯片上的检测方法被大量开发,发展十分迅速。其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凭借其超高的灵敏度、独一无二的指纹谱和窄峰宽等特点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检测手段。SERS微流控芯片集SERS检测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的优势于一体,一方面为SERS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另一方面推动了微流控芯片的功能拓展,在生物分子探测、细胞捕获乃至组织模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要介绍SERS的原理及其生物传感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SERS微流控芯片的构建及其在生物传感及检测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该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吴永红  胡国华  崔一平 《光学学报》2006,26(9):397-1399
可调光衰减器(VOA)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网络中的重要器件之一,它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实现多通道间的功率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波导耦合结构的聚合物电光可调光衰减器的设计方案,即利用两个旁侧波导耦合掉主通道波导中的光,从而达到衰减的目的。并运用束传播法(BPM)对该器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模拟、分析及优化,使得该结构衰减达到60 dB,驱动电压为11.3 V,插入损耗为0.48 dB。该结构有效的降低了驱动电压,并使该结构的高衰减可调光衰减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0.
一种适用于高速DWDM系统的可调谐选频变频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雁  崔一平  庞叔鸣 《物理学报》1999,48(10):1884-1890
提出了一种可调谐选频交频器,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LA)中的非简并四波混频(ND-FWM)过程实现波长转换.建立了SLA中NDFWM光变频器的理论模型,对SLA光变频器的变频机理及变频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主要讨论了器件的一些特性参数对其变频效率及变频范围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选频变频器的输出噪声特性.该器件响应速度快,变频效率高.变频范围大,完全能够满足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高速、大容量、可调谐的要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