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05篇
力学   4篇
物理学   13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4 毫秒
41.
流光在OH自由基的生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流光与OH自由基之间的关系,利用ICCD拍摄了线板式脉冲电晕放电反应器内流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着重研究了在反应器几何结构固定的情况下,输入峰值电压对流光发展速度和流光在阴极板覆盖范围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反应器不击穿的情况下,输入峰值电压越大,越有利于流光的发展,因此生成的高能电子数量越多。此外我们还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了脉冲电晕放电反应器内OH自由基的二维分布特性,并且与流光发展轨迹图对比。OH自由基在放电电场中的分布特性是以电极线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浓度逐渐降低。这个结论和流光在脉冲电晕放电反应器内的发展轨迹图相吻合。  相似文献   
42.
对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炭的重金属离子Pb2+、Cr3+和Cr6+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溶液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溶液初始浓度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热解炭的重金属去除率有显著影响,阳离子Pb2+、Cr3+的去除率随pH的增加而增大,在弱酸和中性环境中去除率接近100%;Cr6+在强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为Cr3+,经二次吸附,总Cr去除率可达99%以上;Pb2+和Cr3+的去除率随热解炭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加,热解炭用量和吸附时间有一个最佳值。Pb2+和Cr3+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可用Langnuir和两段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描述,Freundlich拟合指数表明,热解炭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经酸洗后的热解炭对Pb2+的去除率变低。  相似文献   
43.
以木质素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KOH活化剂)进行活化处理,分别探讨了不同活化温度、活化时间、KOH/木质素质量比R值对焦炭孔隙结构以及导电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氮吸附(BET)、扫描电镜(SEM)和电阻率测定仪对焦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OH活化有效改善了焦炭的孔隙结构,通过增加焦炭微孔量提高了焦炭比表面积。实验得出的最优活化工况为: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 h,质量比R=3,此时焦炭达到最大比表面积。KOH活化后,焦炭电阻率最低可降至0.226Ω·cm。  相似文献   
44.
利用OH-PLIF技术,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射流火焰,在不同出口雷诺数下,不同氮气稀释比例下火焰OH自由基的二维分布以及火焰的前锋面结构特性,以此实现对柔和燃烧的基础特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获得大量氮气稀释后,预混火焰的OH浓度峰值减少了30%以上,并且整个燃烧反应明显延迟,但火焰面面密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发现,改变出口雷诺数对火焰OH浓度影响较小,但是增加出口雷诺数可以扩大燃烧反应区。  相似文献   
45.
旋流燃烧器复合小火焰模型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旋燃烧器内的流动和燃烧进行了大涡模拟,其中化学反应分别采用传统的扩散小火焰模型和所提出的复合小火焰模型描述。复合小火焰模型借助于燃烧区索引的概念区分当地的燃烧模式,若当地的燃烧为扩散燃烧,则调用扩散小火焰库,否则调用预混小火焰库。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结合小火焰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验室尺度的低旋燃烧器,且采用复合小火焰模型能够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气固两相耦合脉动量Lagrange方程,并建立了气固两相流随机颗粒轨道模型中颗粒Reynolds正应力的Lagrange方程.将新的模型运用于各向同性的湍流衰减的流场中,模拟颗粒的湍流扩散特性,与文[1]中的模型和实验结果作比较,并使用新模型模拟了后台阶两相流动.  相似文献   
47.
三维气固两相混合层湍流拟序结构的直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三维气固两相混合层湍流拟序结构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气相流场应用拟谱方法对N-S方程组进行直接求解,通过模拟时间模式的混合层流动,分析流场失稳后涡的卷起、配对、合并及撕裂过程,研究三维混合层湍流拟序结构的演变特征;计算颗粒场时,采用Lagrangian方法,针对颗粒不同的Stokes数,模拟了颗粒场的瞬态分布,并分析流场三维大涡结构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气固两相圆柱绕流的直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谱元方法对气固两相圆柱绕流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在获得高精度计算流场信息基础上,进行颗粒扩散运动的研究。通过研究颗粒大小对颗粒扩散运动的影响来刻画气固两相圆柱绕流的物理特征。研究时发现,由于圆柱尾流独特的涡结构特征,颗粒在流场中心轴线附近区域的扩散机理主要是决定于吸力作用,该作用会驱使小颗粒卷吸进入圆柱尾部近壁区,甚至与圆柱后壁发生碰撞,这种扩散机理与混合层中颗粒扩散机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9.
煤在燃烧过程中表面灰层内气体扩散传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在燃烧过程中表面灰层内气体扩散传质特性的研究严建华,倪明江,张宏焘,岑可法(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灰层扩散,煤燃烧,孔隙率一、引言就流化床燃烧锅炉通常燃用的较大粒度的煤而言,其焦碳的燃尽时间占了煤粒燃尽所需时间的绝大部分,粗略...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对国产300吨/时锅炉燃烧噪音和炉内气压波动的测试情况,在测试中用磁带记录仪记录燃烧噪音和炉内压力波动信号,然后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噪音的大小和炉墙振动的大小都随着负荷增加而增加,这表明了燃烧动力学是引起炉墙结构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