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化学   167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01.
本文利用光电子能谱(ESCA)和表面接触角研究了多嵌段聚硅氧烷聚脲共聚物(PUSE)和双离子型聚硅氨酯(PUSM)的表面性质,发现PUSE和PUSM中的软段聚硅氧烷均在表面富集;提高本体的相分离程度,更有利于软段的表面富集;但在50层内,硬段仍有一定的比例,表面层仍是多相结构。在PUSE中,接触角和凝血时间随聚硅氧烷软段比例增加而增加,在PUSM中,随离子化程度的提高,亲水性提高,接触角变小,凝血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02.
本工作对蓖麻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形成的预聚体和不同的活性稀释剂以不同的光敏剂在紫外光照射下的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形成很好的网络聚合物。所有的产品不仅透明度高,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但仍具有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203.
204.
The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at the B3LYP/6-31G* level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total energies (EZPE), the geometries, the oxygen balances (OB100), the dipole moments, of polynitrohexaazaadamantanes (PNHAAs) and the potential candidate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compounds (HEDCs).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PNHAAs, such as the the maximum N-NO2 bond length (LBmax), the least N-N Mulliken population (BN-N), the least negative charge on the nitro group (QNO2) and OB100, were studied to predict their relative stability or sensitivity (the easiness for initiating a detonation, high sensitivity means low stabili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same conclusion was drawn from the four parameters.With the number of nitro groups increasing, the stabil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decrease. OB100 failed in identifying the isomers, but the EZPE energy and the dipole moment were considered to give more reliable results for the isomers.  相似文献   
205.
本文研究了二十种2-甲基-3-二苯基甲醇衍生物衍生物作为PD-L1抑制剂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PY/6-31+G(d,p)水平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计算,求得最高占有轨道能级EHOMO、最低空轨道能级ELUMO、总能量ET、 偶极矩DM、绝对硬度?、绝对电负性χ、软度S、电负性ω和能隙ΔE等性质. 用主成分分析(PCA)、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多元非线性回归(MNLR)建立它们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基于统计分析构建定量模型并预测化合物的性质. MLR和MNLR统计结果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61和0.758. 用留一法交叉检验(LOO-CV),r2m检验和“Golbraikh&Tropsha”标准分析用于检验MLR和MNLR模型的稳健性. 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统计显著性和稳健性,两种模型均能预测其生物活性,可用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生物活性的预估.  相似文献   
206.
采用高温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垃圾焚烧残渣中的Cr, Co, Ni, Cu, Zn, Zr, Cd, Ba和Pb共9种重金属元素及Sc, Y, La, Ce, Pr, Nd等16项稀土元素的含量。实验确定密闭消解罐中,以HF-HNO3-HCl(1∶2∶1)三元混酸体系于185℃烘箱中12 h可完全消解垃圾焚烧残渣样品,同时对ICP-MS测试工作条件(包括雾室温度、雾化气流速、辅助气流速、冷却气体流速、采样深度等)进行了优化。采用Rh为内标元素进行信号漂移校正和基体补偿,得到25种分析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在0.001~1.01 ng·g-1,样品分析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5%(n=3)。测试结果表明本次分析的垃圾焚烧残渣样品中Cr, Cu, Zn, Zr, Cd, Ba和Pb元素含量偏高,其中Pb含量高达(1 459±8) mg·kg-1,稀土元素平均总量为(199±2) mg·kg-1,整体呈下降趋势,并显示相...  相似文献   
207.
方国勇  徐丽娜  肖鹤鸣  居学海 《化学学报》2005,63(12):1055-1061,i002
在DFT—B3LYP/6—311 G^**水平上,求得3-硝基-1,2,4-三唑-5-酮(NTO)/NH3和NTO/H2O两种超分子体系势能面上5种全优化构型.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NTO与NH3和H2O的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依次为-37.58和-30.14kJ/mol,表明NTO与NH3的分子问相互作用强于与H2O的作用.超分子体系中电子均由NH3或H2O向NTO转移,相互作用能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由自然键轨道分析揭示了相瓦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超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发现由NTO和NH3形成超分子Ⅱ和Ⅲ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而NTO和H2O只在低温下才能自发形成Ⅳ,Ⅴ和Ⅵ超分子.  相似文献   
208.
NTO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娜  肖鹤鸣  方国勇  居学海 《化学学报》2005,63(12):1062-1068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求得NTO二聚体势能面上六种优化构型和电子结构. 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 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53.66 kJ/mol. 二子体系间的电荷转移很少. 由自然键轨道分析揭示了相互作用的本质. 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 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 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发现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 但结合能大小并不为氢键所完全决定. 二聚过程在较低温度或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209.
手性磷酸催化的有机催化不对称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磷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Brønsted酸类有机催化剂, 已成功应用于催化不对称Mannich反应、还原胺化反应、Pictet-Spengler反应、aza-Diels-Alder反应和aza-Ene反应等许多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手性磷酸催化剂分子内同时含有Lewis碱性位点和Brønsted酸性位点, 可同时活化亲电与亲核底物. 作为一种新型双功能有机催化剂, 手性磷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催化剂最低用量可达0.05 mol%. 对各类手性磷酸催化剂在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以及不对称诱导反应的机理、手性磷酸的分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10.
首次采用乙酰丙酮为钛醇盐的稳定剂,醋酸钡、醋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无水乙醇-冰醋酸作为溶剂,利用Sol-Gel法于1100℃得到单一钙钛矿相钛酸锶钡陶瓷纤维.用TG、XRD、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