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240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杂多酸因具有优异的结构使其能接受不同数目的电子,从而产生混价化合物,故其在电极修饰、电催化、功能材料及生物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经久不衰。杂多酸主要通过共价、键合、吸附、聚合及溶胶-凝胶等手段修饰到电极表面上,但这种化学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及选择性较差,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难以实际应用,纳米粒子具有高比表面和高活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呈特异行为,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修饰电极的制备。阳极氧化铝(AAO)在纳米材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它可作为模板合成纳米线或纳米管,也可作为生物传感器和反应器。  相似文献   
362.
采用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锂电池原料碳酸锂中碳酸锂的含量,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考虑自动电位滴定仪的灵敏性和准确度,通过多次对比实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滴定剂浓度和样品称样量等滴定条件;对2个不同品味试样分别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 1%。在碳酸锂试样中加入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进行碳酸根的加标回收实验,碳酸根的加标回收率在99.4%~100.2%之间。与传统的酸碱滴定法相比,全自动电位滴定法方便、快捷,同时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适合大批量快速分析样品。  相似文献   
363.
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64.
SH波对直角平面区域内圆形孔洞的散射与地震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任意方向入射的平面SH波对直角平面区域内圆形孔洞的散射与地震动问题.首先,利用复变函数法、多极坐标移动技术及叠加原理,构造了一个可以预先满足直角平面区域自由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圆孔对SH波散射的波函数;其次,利用镜像法,将直角平面区域内的波场镜像于半无限空间,并得到了满足边界条件的总波场;最后,作为对抗暴抗震问题的研究,通过算例考虑了圆孔的动应力集中和地表的动位移.结果表明,圆孔的动应力集中和地表的位移幅值取决于入射波频率、角度和圆孔的位置.  相似文献   
36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植物油中的磷.采用多谱线拟合技术(MSF)校正了铜对P213.617 nm和P214.914 nm光谱干扰.比较了活性炭炭化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前处理方法所得结果都能与国标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结果吻合,其中活性炭炭化灰化法的方法检出限(0.053 mg/kg)较微波消解法的方法检出限(0.42 mg/kg)更低,所以对低含量的磷的检测结果其相对误差及精密度更好.该法应用于植物油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366.
刘金果  殷凤  胡君  巨勇 《有机化学》2021,(3):1031-1052
超分子手性组装体通常由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协同驱动形成,是一类具有独特手性限域微环境的软物质,对材料工程、生命科学、光学器件、催化合成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构建方法分为三种;手性基元组装、手性因素诱导非手性基元组装、非手性基元对称性破缺组装.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利用这三种方法构建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一...  相似文献   
367.
以乳酸菌菌株和由粘性乳酸菌分泌的胞外多糖为原料制备不同的酸乳凝胶, 并用电子显微镜和质构仪等手段对其微观结构和质构特性进行了观测. 发现在酸乳体系中, 中性乳酸菌多糖与乳酪蛋白是相斥的, 多糖对酸乳凝胶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其自身分子形成的空间位垒, 干扰酪蛋白微球之间的相互链接方式, 从而动态影响酪蛋白微球立体网状结构的构建. 提出酸乳乳酸菌胞外多糖对酸乳凝胶结构的影响不仅与其分子大小及结构有关, 还与胞外多糖添加到酸乳体系中的方式、时间、速度、浓度有关. 进一步解释了酸乳制作中, 粘性发酵剂所能达到的效果不容易用直接添加增稠剂的方法替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8.
聚类分析法用于西洋参样品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西洋参药材分类方法;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及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对12个西洋参样品中的15种无机元素、7种人参皂苷和多糖进行测定,用SPSS聚类分析法对12个西洋参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4种不同的聚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分组结果并不一致,将几种有效成分综合为聚类变量,对西洋参进行分类更为科学合理;聚类分析法是西洋参分类分析的有效方法,对西洋参品种与质量的鉴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9.
RP-HPLC-ICP-MS技术用于西洋参中多元素溶出特性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RP-HPLC-ICP-MS)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及西洋参提取物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及元素的形态进行了研究. 对西洋参中的多种元素用水、乙醇和氯仿等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提取, 考察了这些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出特性, 采用ICP-MS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并采用RP-HPLC-ICP-MS联用技术对西洋参水提取液中多种元素(P, Mg, Al, Ca, Mn, Fe, Zn, Ni, Cu和Sr)的形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元素提取率随提取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大, 特别表现在Mg, Ca, P, Mn, Sr, Mo和Pb等元素上; 采用HPLC-ICP-MS技术在以0.1 mol/L的稀硝酸和超纯水为流动相, 流速为0.4 mL/min, 进样量为20 μL的条件下, 各元素的无机态和有机态均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370.
综述了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常见天然单萜与亲烯体马来酸酐、丙烯酸类、苯乙烯类以及含腈化合物发生的烯反应、Diels-Alder加成、共聚等反应,归纳了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及组成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各种产物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