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6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2.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3.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5.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6.
报道了一种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L-色氨酸的测定.印迹聚合物是由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聚合而成,L-色氨酸为模板分子.通过循环伏安法验证了印迹膜与模板分子的结合和去除.该传感器对L-色氨酸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以及高的灵敏度,线性范围为1.0×10-9~1.0×10-5m...  相似文献   
57.
丁照云  李春阳  宋启军 《分析化学》2013,(10):1543-1548
在三联吡啶钌固相电极上,采用溶胶-凝胶法电沉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得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L-苯丙氨酸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在优化的条件下,测定L-苯丙氨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11~1.0×10#8mol/L,检出限为3.1×10#12mol/L。此传感器可应用于尿样中L-苯丙氨酸的测定,回收率为94.8%~110.6%。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蓝藻中微囊藻毒素总量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乙酸及甲醇溶液进行抽提后离心,上清液经浓缩用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纯化,洗脱液经0.025 mol/L KMnO4和饱和NaIO4溶液在pH 9条件下氧化1h。以BEH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离子监测质荷比(m/z 131.10)定量分析。微囊藻毒素总量的回收率在82.0%~98.6%之间。微囊藻毒素总量的检出限为0.80μg/L。该方法适用于测定蓝藻中的微囊藻毒素总量分析。  相似文献   
59.
作为传感器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分子印迹传感器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转换器表面的固定化方法有涂膜法、原位引发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等,其中电聚合法因具有制备简单快速、膜厚可控、膜与电极附着紧密、重现性好等优点而成为极具潜力的制备方法。该文评述了基于电化学聚合技术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主要研究进展,对聚合膜制备过程中单体的选择和模板的去除进行了讨论,对电聚合制备的印迹传感器在传感领域的分析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将超声辅助乳化与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建立了水体中人工合成麝香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优化前处理条件,包括萃取剂、萃取剂体积、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离子强度的选择.结果表明:在10 mL水样中,加入50 μL氯苯作为萃取剂,4 0 MHz超声10 min,混匀,以4000 r/min离心10 min,移取下层有机相进样分析,效果佳.样品的富集倍数可达200倍,8种人工合成麝香在0.005~0.4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检出限为0.3~0.5 ng/L;水样中加标回收率为96.2%~102.9%;相对标准偏差为2.3%~4.1%.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人工合成麝香监测的质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