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1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用Skyrme Hartree Fock模型系统地研究了40Ca到70Ca到Ca同位素偶偶核的基态性质及其同位旋依赖性.讨论了结合能、均方根半径、密度分布随同位旋的变化,研究了壳效应对结合能、双中子分离能S2n及和表面弥散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效应在S2n、表面弥散厚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质子均方根半径Rrms随相对中子数I=(N-Z)/A的变化满足Rrms=3/5(1+αI+βI2)rpZ1/3.离心位垒对核表面以外的密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2.
总结和系统介绍了磁转动物理领域的新进展 .阐述了剪刀带的形成机制 ,并论证了在半经典近似和平均场近似下 ,倾斜轴推转模型与粒子转子模型等价 .讨论了原子核在有三轴形变时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磁转动现象——手征双重带 .并从对称性的角度讨论了剪刀带及手征双重带的能谱特征 .给出了实验上可能存在磁转动带的核区.A new interesting field —— magnetic rotation physics is review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tilted axis cranking (TAC) model is equivalence to the particle rotor model (PRM) under the semi classical and mean field approximations. The shears mechanism and the new discovered phenomena in triaxial deformed nuclei—— chiral doublets are discussed. The possible mass region for these magnetic rotation phenomena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3.
以10-羟基喜树碱为原料,通过两碳边链链接,合成了一系列10-羟基喜树碱氨基酸缀合物和9-硝基-10-羟基喜树碱氨基酸缀合物.采用CCK-8法测试了合成化合物体外对人口腔鳞癌细胞KB、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结肠癌细胞C26三组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所选肿瘤细胞株显示了潜在的抑制活性,其中10-羟基喜树碱氨基酸缀合物的体外活性明显优于9-硝基-10-羟基喜树碱氨基酸缀合物的体外活性.  相似文献   
54.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云南丽江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6种成分的含量,并对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粗茎秦艽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Sepax Gp-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0~51 min)、270 nm(51~57 min)、243 nm(57~65 min)、270 nm(65~80 min)。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的量分别在0.01000~10.0000、0.00216~2.1600、0.0480~48.0000、0.0010~1.0000、0.00034~0.3400、0.00026~0.26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2%~99.31%,RSD均小于3.5%(n=6);对各成分含量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环稀醚萜苷类与黄酮类组分含量间无相关性,四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两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更符合中药材复杂体系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发展趋势,为粗茎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找到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孟杰 《物理学报》1993,42(3):368-372
利用粒子数守恒方法,在i=11/2壳中精确处理了推转壳模型和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转动原子核对关联随角动量的变化情况。且通过对上述两种模型给出的对关联、能谱,顺排角动量和seniority结构的分析和比较,还对推转壳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估价。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6.
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 Bogoliubov(RCHB)理论框架下,在质子数Z=100—140和中子数N=Z+30—2Z+32等偶偶核中进行了超重球形双幻核的探索.采用的有效相互作用为NL1,NL3,NLSH,TM1,TW 99,DD ME1,PK1和PK1R.基于对双核子分离能(S2p和S2n)、双核子能隙(δ2p和δ2n)、壳修正能量(Epshell)、对能(Eppair和Enpair)和有效对能隙(Δp和Δn)等物理量和能shell和En级结构的分析,预言了可能的质子幻数和中子幻数,并观察到在超重核区壳的弱化现象. The magic proton and neutron numbers are searched in the superheavy region with proton number Z=100 —140 and neutron number N=(Z+30) — (2Z+32) by the relativistic continuum Hartree-Bogoliubov (RCHB) theory with interactions NL1, NL3, NLSH, TM1, TW99, DD-ME1, PK1, and PK1R. Based on the two-nucleon separation energies S_(2p )and S_(2n) , the two-nucleon gaps δ_(2p) and δ_(2n), the shell correction energies E~p_(shell) and E~n_(shell), the pairing energies E~p_(pair) and E~n_(pair), and...  相似文献   
57.
张力  周善贵  孟杰 《中国物理 C》2006,30(Z2):59-61
介绍了坐标空间的实稳定方法处理共振问题的基本思想, 并把它应用于求解球形势阱中的共振态. 在确定大小的坐标空间利用束缚态边条件求解散射问题, 得到一系列本征态. 基于共振态的类束缚态性质, 本征能量随坐标空间尺度的改变而缓慢变化的态对应着共振态. 利用本征波函数, 可以计算本征能量对应的相移值. 拟合本征能量和相移得到共振能量和共振宽度.  相似文献   
58.
孙保元  孟杰 《中国物理 C》2006,30(Z2):68-70
考虑对关联和微观质心修正效应, 适用于轻核区的两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新参数被提出:包含σ, ω介子非线性自耦合项的NLLN和包含密度依赖的介子-核子耦合项的DDLN. 对于Z≤8轻核区β稳定线附近以及远离β稳定线的原子核, 新参数对结合能等基态性质给出了比已有参数更好的描述. 同时, 新参数给出O同位素的中子滴线核为26O, 24O中新幻数N=16的出现也能够被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9.
尧江明  梅花  孟杰  陈洪 《中国物理 C》2006,30(Z2):42-44
采用球形以及三轴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了满壳附近质量数A=133, 207, 209的原子核的磁矩, 分析了相对论效应以及核芯极化对磁矩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用包含矢量介子空间分量(奇时间分量)的三轴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可以很好的描述满壳附近重质量区原子核133Sb以及209Bi的磁矩.  相似文献   
60.
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进行了介绍。随后系统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内容包括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一般理论公式、介子交换模型、点耦合模型、交换项、张量相互作用、物理观测量的计算公式等。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包括原子核基态性质和激发态性质的描述以及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其中,基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结合能、半径、单粒子能级、共振态、磁矩、晕现象等。激发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磁转动、低激发态性质、集体转动、量子相变、集体振动等。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的应用中,主要以核纪年法测算宇宙年龄和Cabibbo-Kobayashi-Maskawa矩阵的幺正性检验等为例,介绍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