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5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孙为银  樊健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1,59(7):1102-1105
由1,3,5-三(1-咪唑基-亚甲基)-2,4,6-三甲基苯(titb)的乙醇溶液与四氟硼酸四乙腈合银水溶液扩散制备得到了一个含二配位银的M3L2型笼状化合物[Ag3(titb)2](BE4)3。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2.1794(3)nm,b=2.0201(4)nm,c=1.4813(2)nm,β=128.600(10)°,V=5.0967(14)nm^3,Z=4,Dc=1.701g/cm^3,F(000)=2592,R=0.0379,wR2=0.0964,一个BF4^-阴离子象一只“鸟”位于笼中,而另外两个处于笼子外面。  相似文献   
32.
0IntroductionNumerousuniqueframeworkshavebeenreportedbyassemblyofrationaldesignedorganiclig-andswithmetalionsoverthepastdecade1~3.Itisknownthatbothimidazoleandcarboxylatearefunctionalgroupsforcoordinationtotransitionmetalionstoformcomplexes4~6.Howeve…  相似文献   
33.
以3,5-二(苯并咪唑基)吡啶(L)、间苯二甲酸(m-H2BDC)、4-羧基肉桂酸(H2CCA)、ZnSO4·7H2O和Cd(NO3)2·4H2O为原料,使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两个配位聚合物[Zn(L)(m-BDC)] (1)和[Cd(L)(CCA)]·2H2O (2),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在配合物1中,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了一维(1D)链结构,而间苯二甲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了一个M2(m-BDC)2(M=金属离子)的单元。一维链之间通过M2(m-BDC)2单元连接形成二维网状(2D)结构。在配合物2中,和配合物1类似,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但与1不同的是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也构成了一维链结构,两种一维链通过配位作用连接构成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以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分子器件等为主要目标的超分子设计与合成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1].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四齿配体L:1,6-二(4'-吡啶基)-2,5-二氮杂己烷的合成,及其与银(I)的超分子配合物的一维链状和二维网状的结构。  相似文献   
36.
金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由于其特定的孔道/孔洞结构以及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化学传感、光学、磁学以及荧光检测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及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MOFs在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及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配体5-[4-(4-吡啶基)苯乙烯基]-1,3-苯二甲酸(H2L),并将其与Cu(NO3)2·3H20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uL]·H2O}n(1)和{[Cu2L2]·H2O}n(2).配合物1为utp型有孔道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结构,配合物2为含双核铜单元的rtl型拓扑结构.研究发现,1对N2和CO2均未表现出吸附性质,而与其拓扑结构相同的配合物([Cu(INAIP)]·2H2O}n(H2INAIP=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却有很好的CO2吸附性能.为理解它们的构效关系,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方面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此差异源于配体中连接羧酸和吡啶基的共轭官能团,其中1的共轭官能团为苯乙烯基,而{[Cu(INAIP)]-2H2O}n中的官能团为酰胺基.实验和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酰胺基对CO2吸附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对配合物2的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8.
在室温下,[Cu(PPh3)2(CH3CN)2]ClO4和双席夫碱配体1,2-双(3′-吡啶基亚甲基氨基)乙烷(L)反应得到一个新型化合物[Cu(PPh3)(L)](ClO4) (1)。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 /n,晶胞参数为a=1.696 6(16)  相似文献   
39.
二维网状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由于在分子(离子)识别与交换、吸附、选择性催化、非线性光学和磁性材料等方面的性能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而成为无机化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银原子由于可以采用二、三、四、五等多种不同的配位方式,因而可以得到结构多样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有利于人们探讨配位聚合物的形成、结构和组装规律.  相似文献   
40.
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由于其特定的孔道/孔洞结构以及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化学传感、光学、磁学以及荧光检测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及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MOFs在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及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