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247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72篇
物理学   2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多孔泡沫牺牲层的动态压溃及缓冲吸能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强动载荷下多孔泡沫牺牲层的动态压溃行为及缓冲吸能机理进行了研究. 基于刚性-理想塑性-锁定(R-PP-L)及刚性-塑性硬化(R-PH)两类多孔泡沫材料本构, 建立了强动载荷下多孔泡沫牺牲层动态响应的理论分析模型, 分析了一维冲击波在多孔泡沫牺牲层中的传播规律; 利用Voronoi方法建立了多孔泡沫牺牲层的二维细观有限元模型, 获得了冲击载荷下多孔泡沫牺牲层的变形模式和动态响应曲线, 讨论了多孔泡沫材料的层间界面效应对多孔泡沫牺牲层缓冲吸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多孔泡沫材料塑性硬化影响的理论分析模型能够预测入射波在远端的反射及对多孔泡沫牺牲层的二次压缩过程和端部应力增强现象; 相比较存在界面的多孔泡沫牺牲层, 连续设计的多孔泡沫牺牲层可增强其缓冲吸能能力, 但在界面处增加设计刚性面板则能够降低界面胞元不完整对缓冲吸能的影响; 相同冲量载荷下, 端部应力峰值随冲击能量增大而增大, 而端部冲击波的反射可能是端部应力增强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212.
简易逻辑     
  相似文献   
213.
映射与函数     
1 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映射与一一映射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 ,函数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及图象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定义、判定与应用 ,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反函数概念与求法 ,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映射与反函数的概念 ,求函数的值域及分段函数、复合函数、抽象函数问题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 ,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有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配方法、换元法及待定系数法 .函数知识与函数思想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与精髓 ;掌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及用函数观点分析…  相似文献   
214.
215.
216.
通过对调制掺杂的n型Hg0.82Cd0.16Mn0.02Te/Hg0.3Cd0.7Te第一类量子阱中磁性二维电子气磁阻拍频振荡的研究,发现温度、栅压的变化都会引起磁阻拍频节点位置的变化.从对拍频的分析中,可以将依赖于栅压的Rashba自旋-轨道分裂和依赖于温度的巨大塞曼分裂区分开来. 关键词: 磁性二维电子气 自旋分裂 sp-d交换相互作用 拍频  相似文献   
217.
潘志军  张澜庭  吴建生 《物理学报》2005,54(11):5308-5313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法,使用广义梯度近似处理交换相关势能,首先计算了β-FeSi2的电子结构及其各元素各亚层电子的能态密度,β-FeSi2的电子能态密度主要由Fe的d层电子和Si的p层电子的能态密度确定;其次通过计算不同掺杂系统的总能量确定了掺杂原子在β-FeSi2中的置换位置,在β-FeSi2中,Co置换Fe位置的Fe原子,Al置换Si位置的Si原子,这种择位置换与现有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最后计算了Fe1-xCoxSi2和Fe(Si1-xAlx)2的电子结构,对它们的电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电子结构对其热电性能(塞贝克系数、电传输及热传输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热电性能 2')" href="#">FeSi2  相似文献   
218.
Ⅰa型金刚石中水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然Ⅰa型金刚石在垂直于(100),(110)和(111)三个方面上定向显微红外光谱的定量比较分析表明:水、片晶和C-C键在以上三个方向上所测得的浓度是不相同的。不同方向上水和片晶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明样品中水与处晶具有密切伴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19.
晏鹏 《物理通报》2016,35(11):40-42
非静电力在不同的电源内物理本质是不同的, 然而在任何一种电源内究其宏观效应都有电荷的运动和 聚集的驱使现象发生,此“ 驱使”从效果上看相当于一种力的作用, 能量转换相当做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0.
采用共浸渍和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在不同的温度下氢气还原4h合成了负载量为30%(以WO3计)的WP/γ-Al2O3催化剂。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G和31P MAS NMR表征。在3.0MPa和633K的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的咔唑加氢脱氮(HDN)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超过1023K时活性组分WP在载体表面发生聚集。当催化剂还原温度为923K时,在化学位移为2.4×10-5只能检测到与磷酸盐对应的特征峰;当催化剂还原温度为1023K和低旋转频率时,在化学位移为2.55×10-4处检测到与活性组分WP对应的特征衍射峰,当高旋转频率时,在化学位移为处6.88×10-4处检测到一个特征峰,该特征峰可能与载体和活性组分之间存在的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类似—Al—O—W—P结构的物种有关,这对应与XRD谱图中在40.44°存在的衍射峰。TG结果表明,随还原温度的提高,催化剂前体的磷化程度增加。923K合成的催化剂具有相对最高的咔唑HDN活性,其咔唑HDN转化率达到79%。催化剂咔唑HDN途径有三条:比较低的直接氢解脱氮选择性和比较高的加氢脱氮选择性(一个苯环先饱和然后脱氮,两个苯环饱和然后再脱氮),其中第三条途径,即两个苯环饱和再脱氮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