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1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HOPFBIFURCATIONANDOTHERDYNAMICALBEHAVIORSFORAFOURTHORDERDIFFERENTIALEQUATIONINMODELSOFINFECTIOUSDISEASEJINGZHUJUN(井竹君)(Instit...  相似文献   
102.
Mn—Cu系阻尼合金兼有较高的阻尼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质,因而具有较大的实用前景。这类合金通常经过铸造,塑性加工和热处理来获得要求的性能和组织。加工后的Mn—Cu合金存在一个特定温度,在此温度以上合金的阻尼性能将会消失,因而影响了合金的在较高温度下的使用。该温度和合金的Mn含量有关,然而提高合金的Mn含量有会降低合金的加工性及力学性能。一般Mn-Cu合金的热处理都是利用400℃附近的时效来获得相分解后的局部高Mn组织。但是目前的时效处理后的Mn—Cu阻尼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只在80℃以下。为解决Mn—Cu阻尼合金使用温度的局限性,本研究选用凝固过程控制的方法在铸造组织中来获得较大幅度的Mn含量分布。从而在Mn-Cu合金得到较高的高阻尼特性温度。本工作利用铸型温度控制的方法,将M2052(Mn-20Cu-5Ni-2Fe)合金在250~0.1K/s冷却速度范围内控制凝固。随凝固冷却速度的降低在合金的铸态组织中观察到二次枝晶间距和晶粒尺寸的明显增大。同时还发现缓冷凝固的合金的成分比快冷凝固有较大的分布幅度。铸态下的合金阻尼性能评价也证实了凝固冷却速度对合金的凝固组织有很大的影响。尽管铸态组织的合金的高温阻尼性能并没有很大的改善,然而通过对铸态组织实施时效处理后发现缓冷凝固合金的高温阻尼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凝固冷却速度对时效处理后合金的阻尼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1K/s的冷却速度下缓慢凝固的合金在时效处理后高阻尼特性可持续高达120℃.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采用最大偏向角法测量光学玻璃常数的方法。推导出计算原理公式,并分析了色散的测量误差,其测试精度为±1.0×10~(-8)。其次,简要地讲述了样品的制备要求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焦距法测试自聚焦透镜折射率分布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自聚焦透镜折射率分布常数的方法─—焦距法,并进行了原理公式推导,和精度分析,其测量不确定度为±1×10 ̄(-3);其次,简要地介绍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焦距法是测量自聚焦透镜折射率分布常数的简单实用的方法,它具有装置简单、数据处理也不复杂的特点,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我们研究了SinB(n=1~12)团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inB的基态构型是在Sin-1B的基态或亚稳态构型上带帽一个Si原子而得到;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B原子逐渐从吸附在Sin团簇的表面位置移动到Sin团簇笼内;掺杂B原子提高了纯硅团簇的稳定性;电子总是从Si向B转移,B原子所带的电荷数不仅与B原子的配住数有关,还与SinB团簇的基态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A large-scale Si nanowire array (SiNWA) is fabricated with gold (Au) nanoparticles by simple metal-assisted chemical etching and metal reduction processes. The thre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d Au/SiNWA is evaluated as an active substrate for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rhodamine 6G is as low as 10-7 M, and the Raman enhancement factor is as large as 105 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25%. After the calibration of the Raman peak intensifies of rhodamine 6G and thiram, organic molecules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u/SiNWA is a promising SERS-active substr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biomolecules present in low concentrations. Our findings are an important advance in SERS substrates to allow fast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均匀照明的LED反射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并提高光能利用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均匀照明的LED反射器。之所以选用球面环形阵列LED光源,第一是为扩大照明范围,其次是为了避免面光源垂直照射产生光强过强而导致的眩晕。设计的反射器是运用划分网格的方法获得自由曲面面型,运用机械建模软件拟合曲面的实体模型,进行了照明仿真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反光器相比,自由曲面的反射器能较大程度地利用光源发出的能量,而且均匀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8.
采用辐射技术制备了k-型卡接胶(KC)/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共混水凝胶,研究了共凝胶内KC含量、PVP的分子量和辐照剂量等对KC/PVP共混水凝胶性质的影响,实验发现,KC与高分子量的PVP(k-90)共混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照可得到高强度,高 胀行为的KC/PVP共混水凝胶,随着共混水凝胶内KC含量的增加,凝胶强度及深胀性能均显著提高,分析表明,KC与高分子量的PVP共混后,在较低剂量下KC的降解被抑制,从而获得一种由物理交联的KC和化学交联的PVP形成的互穿网络(IPN)凝胶。  相似文献   
109.
贾大功  刘琨  井文才  张以谟  周革 《光子学报》2006,35(11):1738-1741
在设计的双层光互连网络中,上层网络是星型连接,依靠数字路由结点进行通信.单通道最大传输速率为1.4 Gbps,数字路由结点吞吐率大于10 Gbps,底层为网络接口卡和结点机连成的环形网,峰值传输速率为1.056 Gbps.在底层网络中个别结点机与传感器之间配置有光纤旋转连接器,可传输动态数据.经计算,环网内最大通信延迟时间小于5.292 μs,互连网络的平均通信延迟时间为11.03 μs,环形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带宽为50 Mbit/s.  相似文献   
110.
利用J-O理论,计算了在铒、镱双掺的钒酸钇和铌酸锂晶体中的铒离子在室温下的晶场唯象参数Ωλ(λ=2,4,6)及辐射跃迁几率、无辐射跃迁几率和共振跃迁几率.考虑到铒、镱间的能量转移,写出了在这些晶体中的铒离子的速率方程.速率方程的解表明,在铒、镱双掺的钒酸钇晶体中的铒离子的550 nm的上转换发光,比它在铒、镱双掺的铌酸锂晶体中更为有效.这一理论结果与我们的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