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70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制备了名义组分为La_(5-x)Sr_xCu_5O_3(3-y)(x=0.5,0.75,1.0.1.25,1.5)的多晶样品,测量了5—150K的电阻温度关系,并选择部分样品做了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随组分的变化,该系统经历了超导体-半导体-金属(超导体)转变。通过与BaPb_(1-xBi_xO_3)系统类比对结果进行了计论。  相似文献   
7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VmoLac的非特异性底物催化活性, 模拟了VmoLac/3-oxo-C10-AHL, VmoLac/3-oxo-C6-AHL, VmoLac/γ-nonalacton和VmoLac/ethyl-paraoxon 4个复合物. 分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过 程中不同底物结合引起VmoLac构象变化的主要原因. 结果表明, 3-oxo-C10-AHL和γ-nonalacton的结合会使VmoLac活性口袋附近的Loop8结构域运动明显, 利于底物结合在Loop8疏水通道外侧进而引起催化反应; VmoLac活性口袋周围的门控残基W264和Y230之间距离的变化会影响底物的结合; Y98与长链内酯、 壬内酯的羰基碳之间形成的进攻距离较小, 而与短链内酯的羰基碳以及对氧磷的磷原子之间形成的进攻距离较大, 短的距离更有利于发生亲核进攻反应; D257是引发VmoLac催化反应的关键残基; 当VmoLac催化3-oxo-C10-AHL和γ-nonalacton时, D257与极化水以及底物形成更多的氢键, 使底物与酶更容易结合. 从理论催化机制角度解释了VmoLac催化长链内酯(3-oxo-C10-AHL)比短链内酯(3-oxo-C6-AHL)的能力强, 催化壬内酯(γ-nonalacton)比对氧磷(ethyl-paraoxon)能力强的原因, 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理论证明.  相似文献   
73.
将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区间形式表示,并引入区间数排序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区间数排序法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并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的区间排序向量排序为PbCdAsZnCuCrNi,重金属Pb、Cd、As和Zn的生态风险较大.此分析结果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与地积累指数法的结果相符,说明区间数排序法在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的应用是合理的,其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也为土壤重金属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在Von-Mises屈服准则及正交流动准则的前提下,建立了循环载荷下叠加型A-F(Armstrong-Frederick)非线性随动强化模型的迭代算法,并根据塑性应变增量的收敛控制实现内部的平衡迭代。为验证本文数值方法的正确性,以Chaboche和Ohno-Abde-Karim随动硬化模型为例,将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分析结果及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均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5.
分夏、冬季采集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室外和3个不同室内环境中的PM2.5,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并分析室内、外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及其分布特征;利用OC-EC关系式半定量分析室内排放源;结合室内、外二次有机碳(SOC)和SOC/OC的分布进一步讨论不同室内排放源的特征及对SOC的影响;对4个采样点的8个碳组分丰度特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复印/打印机对室内OC的贡献高,8个碳组分的丰度分布特征与其它排放源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根据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堆型的燃料区水冷设计,通过FLUENT建模和模拟计算,比较了均匀流量和按燃料单元发热量比例分配流量两种冷却剂布置方案。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布置方案中燃料单元之间的导热很小,除燃料单元1中冷却管道外,其余的冷却管道带走的热量几乎等于相应燃料单元的发热量,在用系统分析程序等效建模时,不必重新确定冷却管道的热构件;对后一种布置方案燃料区的最高温度更低,温度分布更均匀,但温度展平效果并不明显。计算了堆外自然循环系统在假设的失水事故(LOCA)中的导热能力。结果表明,如果不采用自然循环系统,停堆后520s发生堆芯熔化;但是如果采用自然循环系统,停堆后1000s,燃料区的最高温度只达到584.4°C,不会发生堆芯熔化。  相似文献   
77.
杨晓京  方聪聪 《物理学报》2013,62(18):180702-180702
采用准连续介质多尺度理论及排斥力场函数, 建立了刚性球形压头与单晶铝材料表面纳米接触与脱离过程的跨尺度分析模型, 得到载荷-位移响应曲线、原子变化状态图及位移云纹图. 研究了接触与脱离过程中单晶铝材料微观变形时原子的排列情况以及压 头形状对位错的形核和发射产生的影响. 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接触变形机理. 结果表明, 随着接触深度的增加, 球形压头下部两侧的原子受力方向不断变化, 使得载荷-位移响应曲线出现不同于方形压头的阶梯状. 由于压头形状的影响, 压头两侧的密排原子面实现部分滑移形成了肖克利不完全位错. 脱离过程中, 原子紧贴压头向上移动, 实现部分弹性恢复, 残余位移为0.3 nm, 非常接近单晶铝单位位错的伯格斯矢量的 模0.285 nm. 关键词: 准连续介质法 球形压头 单晶铝材料 位错  相似文献   
78.
球模型生物细胞在光镊势阱中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喻有理  张镇西  李政 《光子学报》2005,34(10):1582-1585
用动力学方法求出了球模型生物细胞在光阱中的横向位移均方差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球在光阱中服从Boltzman分布,两种方法可用于直接对细胞光阱力标定;细胞位移幅度典型值为纳米量级,定标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纳米量级.结论和已有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9.
在世界范围内溢油事件频繁发生,溢油的组成成分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可以快速识别溢油种类的方法。针对溢油污染物现场快速鉴别的需求,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原油、燃料油识别方法。首先,利用Delannay三角形内插值法对实验选的6种原油(Roncador原油、巴士拉原油、俄罗斯原油、沙特原油(重质)、上扎库姆原油、海二站原油)和三种燃料油(380CST燃料油、5-7号燃料油、岚山燃料油)的三维荧光光谱去散射,去散射后的三维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平行因子解析,确定七个荧光组分为最佳荧光组分,进而得到由7个荧光成分组成的样品荧光特征谱,将风化第3,15和45天的样品及未风化样品的第一平行样的荧光特征谱进行贝叶斯方法(Bayes)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油品荧光特征谱的分析能力和18条荧光标准谱库(12条原油标准谱和6条燃料油标准谱);最后,利用非负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溢油荧光识别方法,对第0,7和30天风化的样品和未风化样品的另一平行样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除对风化及未风化的俄罗斯原油识别外,该方法对其余风化和未风化的五种原油和三种燃料油识别正确率均为100.0%,整体识别原油正确率为87.5%,燃料油正确率为100.0%。  相似文献   
80.
丁耘  喻了  喻学锋 《发光学报》2009,30(4):477-481
用水热法制备了PEI/CeF3 : Tb3+纳米晶体,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10 nm,呈比较规则的立方体形;纳米晶体表面包覆有PEI,因而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我们给出了该纳米晶体的荧光激发谱与发射谱,详细说明了各发光峰对应能级的跃迁及其发光机理,分析了不同掺杂浓度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晶体在紫外光激发下,显示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当Tb3+离子掺杂摩尔分数20%左右时,样品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