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2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刘晨光 《催化学报》1999,20(5):499-504
研究了水/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在分散型钼酸和磷钼酸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脱硫反应。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及经水煤气转换反应产生的原位氢存在下进行。用GC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部分加氢的中间产物1,2,3,4-四氢硫芴和1,2,3,4,10,11-六氢硫芴的浓度相当高,但二联苯的浓度相对较低,说明加氢路径与氢解路径相当。  相似文献   
42.
刘晨光  黄春城 《催化学报》1999,20(6):597-602
研究了水/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硫芴)在分散型钼酸、磷钼酸和四硫代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脱硫反应。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及三种不同的气氛即H2,H2/H2O和CO/H2O(CO和H2O经水煤气转换反应(WGSR)产生原位氢的存在下进行。用GC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直接氢解和加氢脱硫两个反应途径的硫芴加氢反应网络,并采用最优化法计算了反应网络的速率  相似文献   
43.
本工作用偏钨酸铵和硫化铵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合成二硫代钨酸铵晶体[(NH4)2WO2S2]。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的方法研究了二硫代钨酸铵晶体的形成机理。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LRS)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二硫代钨酸铵晶体,晶型良好。热重-差热分析(TG-DTA)、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和FTIR等结果表明二硫代钨酸铵晶体在氢气气氛下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160~450 ℃之间,分两步进行,首先分解为{WOS2},随后转化为二硫化钨。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SiO2/Al2O3比的MCM-41介孔分子筛.并分别以HY/MCM-41/γ-A1203,HY/γ-A12O3和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Mo-Ni-P催化剂.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硫化态Mo-Ni-P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催化活性均随着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大而提高,其中掺杂大比表面MCM-41的HY/MCM-41/γ-Al2O3所负载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幅度最大.由于MCM-41与HY分子筛在酸性和孔结构上存在互补性,因而催化剂对萘加氢存在协同作用.提出了萘加氢的反应机理,认为反应网络包括两个平行路径:-是萘加氢生成四氢萘后发生异构化或开环反应;二是萘加氢生成四氢萘后进-步加氢生成十氢萘,继而发生异构化或开环反应.  相似文献   
45.
以SAPO-11分子筛作为酸性载体替代传统的ZSM-5分子筛,选用Ni/W双金属为活性组分制备异构降凝催化剂,采用XRD、BET、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长庆直馏柴油为原料,在10mL高压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评价,考察了不同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优选出较好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先通过混捏法引入Ni金属组分再通过浸渍法引入W金属组分,所制得的催化剂异构降凝性能较好。在反应温度340℃、反应压力4.0MPa、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500∶1的条件下,长庆直馏柴油的凝点由0℃降低至-28℃,产品中柴油收率达到96.0%。  相似文献   
46.
外给电子体(ED)作为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一个重要组分, 在影响α-烯烃的催化活性及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了4种不同结构及电子密度的硅烷类外给电子体[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1)、 二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2)、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3)及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4)]对丙烯均聚及丙烯(一段)-丁烯(二段)序贯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ED对烯烃聚合的催化活性、 活性中心数及活性中心定向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表明, 随着ED的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增加, ED在MgCl2表面的吸附能降低, 吸附稳定性降低; ED的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增加有利于提高丙烯聚合活性中心的定向能力, 当n(D4)/n(Ti)=20时, 合成的聚丙烯(PP)中的等规聚丙烯(iPP)组分含量达到92.8%. 当n(ED)/n(Ti)=15时, 丙烯聚合的聚合速率常数达到最大值; 具有更大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的ED使得丙烯-丁烯序贯聚合的活性中心具有更强的定向能力, ED对丁烯(二段)聚合活性及聚丙烯/聚丁烯合金(PBA)中等规聚丁烯(iPB)组分的熔点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47.
两性离子聚合物是一类同时带有阴、阳离子基团的聚合物。依据分子结构,它主要包括磷酰胆碱型、磺基甜菜碱型、羧基甜菜碱型以及混合型两性离子聚合物等。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性质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实现近似阳离子或阴离子聚电解质。两性离子聚合物又具有特殊的“反聚电解质效应”。另外,两性离子聚合物还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优良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抗污染性能等特性。本文着重介绍了两性离子聚合在抗蛋白质吸附机理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近年来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抗污染材料、药物及基因的运输载体、物质检测与分离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且,就两性离子聚合物在这几个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磁性核壳介孔氧化硅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已成为众多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模板法合成磁性核壳介孔氧化硅微球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在实心微球和中空微球制备中的应用。介绍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在蛋白质、DNA分离,靶向药物传输等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以及磁性酸催化、加氢催化、纳米贵金属催化、光催化等催化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柳云骐  刘晨光 《分子催化》2000,14(2):143-146
用浸渍法制备出β-A12O3负载不同Co/(Co+Mo)比的CoMo氧化物,以其作为前驱体,在N2-H2混合气体中程序升温反应,合成出一系列CoMoNx/β-A12O3催化剂催化DBT的脱硫作为模型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研究表明,CoMoNx/β-A12O3催化剂催化DBT的脱硫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氢解脱硫,产物为联苯;另一途径是DBT上的苯环先加氢然后脱硫,主要产物是环己基苯。中  相似文献   
50.
多能工分配直接影响Seru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而且为了适应Seru的频繁重组、实现生产能力的供需平衡,多能工应与生产任务一同分配。本文从提高工人间公平性和员工满意度的角度入手,研究了以实现Seru间和多能工间工作量均衡为目标的多能工分配问题。针对多能工的异质性特征,考虑了多能工技能组合与生产任务作业需求之间的匹配以及技能熟练水平对作业时间的影响。鉴于研究问题的NP-hard和多目标优化属性,基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开发了模型求解算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技能组合和技能熟练水平对Seru间和多能工间工作量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