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化学   56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6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06篇
物理学   38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21.
串联系统的模糊可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文章是“模糊可靠性”的续篇之一。文中作者建立了串联系統模糊可靠性的计算模型,并依据模糊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推导出一套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22.
2002年初在HPM脉冲压缩实验中用微波自击穿开关和储能切换法脉冲压缩技术获得了功率339MW,脉宽11.4ns,功率增益79.5倍,重复频率12.5Hz的微波脉冲输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水平,提出了HPM脉冲压缩双路并联功率合成的最新方法,在2004年内进行了实验系统的调试及初步的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23.
利用集成光学技术的新型时间脉冲整形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时间脉冲整形技术的探索,发展了一套准备应用于未来高功率激光装置的激光脉冲整形系统。在这套整形系统中,使用了通光波长1.053μm的质子交换型波导调制器。通过这套利用集成光学调制技术的整形系统,得到了脉冲起伏小于10%的整形方波光脉冲。  相似文献   
224.
应用量子化学AM1半经验方法分别对巴比妥酸及硫代巴比妥酸的葡萄糖基系列取代衍生物B1-5和T1-5进行几何优化。基于优化后的稳定构型,利用INDO/CI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同时,根据完全态求和(SOS)公式计算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果显示,当葡萄糖基单元数增加时,无论是巴比妥酸衍生物还是硫代巴比妥酸衍生物,|βμ| 均增大,尤其是硫代巴比妥酸衍生物增大更为显著,表明此种非共轭取代基同样可以改善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此外,随葡萄糖基链增长时,光谱的变化并不十分显著,且由于所有吸收带均在紫外光区内,因此推测所有体系均有望成为具有高度透明性的非线性光学侯选材料。  相似文献   
225.
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Me4N]2HgGe4S10,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 IR, DSC-TG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属四方晶系, I-4空间群, 晶胞参数a=0.92687(8) nm, c=1.43739(12) nm, V=1.23484(18) nm3, Z=2, Mo Kα λ=0.071073 nm, R1=0.0570, wR2=0.1374, 空旷骨架结构由超四面体Ge4S10与HgS4四面体共用顶点连接而成, 有机模板离子在一维孔道中. 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在320 ℃发生分解形成GeS2.  相似文献   
226.
以纳米HY分子筛-氧化铝混合物为载体,根据两者混合方式的不同(溶胶凝胶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两种NiMo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BET、TPD、H2-TPR、HRTEM和FT-IR等表征。与溶胶凝胶法催化剂相比,机械混合法催化剂表现出了较好的纹理结构和更高酸量,其金属相更易还原,边角位Mo原子的分散度更高,表现出了更高的加氢脱硫性能。但溶胶凝胶法催化剂的type-Ⅱ Ni-Mo-S活性相前驱物比例更高,MoS2晶片长度更大,堆垛程度更高,活性组分分散度较差。虽然溶胶凝胶法有利于提高type-Ⅱ Ni-Mo-S活性相前驱物比例,但是该方法导致的较差孔结构抑制了这种优势,并且降低了活性组分分散度,减弱了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27.
采用QuEChERS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金银花中77种常见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金银花样品利用酸性乙腈溶液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条件下,77种农药在0.0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3.50μg/kg,回收率为72.8%~12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8.5%。该方法适于金银花中常见农药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28.
以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考核评价中,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模式的"三个转变":(1)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2)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课外结合为主的转变;(3)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为主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突出地解决了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模式面临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参与度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9.
煤炭地下气化双火源两阶段方法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鉴于传统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生产煤气热值低的状况,提出了双火源两阶段地下气化的新方法,并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在物料平衡的基础上,对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方法理想气化参数进行了计算,简述了双火源两阶段工艺的现场试验过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旨出了中高热值水煤气的形成原因,从而证明了双火源两阶段地下气化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表明双火源两阶段是我国煤炭地下气化全面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重要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230.
Five Co-B amorphous alloy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in different media, including pure water and pure ethanol as well as the mixture of ethanol and water with variable ethanol content,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using liquid phase furfural hydrogenation to furfuryl alcohol as the probe reac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media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ither the amorphous structure of the Co-B catalyst or the electr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metallic Co and alloying B. This could successfully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all the as-prepared Co-B catalysts exhibited almost the same selectivity to furfuryl alcohol and the same activity per surface area ( Rs ),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intrinsic activity, since the nature of active sites remained unchanged. However, the activity per gram of Co ( R^mH ) of the as-prepared Co-B catalysts increased rapidly when the ethanol content in the water-ethanol mixture used as the reaction medium for catalyst preparation increased. Thi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area possibly owing to the presence of more oxidized boron species which could serve as a support for dispersing the Co-B amorphous alloy 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