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2篇
物理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报道了4,4′ -二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在Triton X-100存在下与Ag(Ⅰ)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试剂与Ag(Ⅰ)形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55×104L*mol-1*cm-1,Ag(Ⅰ)的浓度在0-0.2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于显影废液和钮扣电池液中Ag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白花丹素(Plumbagin,简称PLN)是从传统中药白花丹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萘醌类化合物(2-甲基-5-羟基-1,4萘醌),而白花丹素镧(Ⅲ)配合物[PLN-La(Ⅲ)]对MCF-7、BEL7404和NIC-460等肿瘤细胞株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LN和PLN-La(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LN和PLN-La(Ⅲ)均可通过静态荧光猝灭的方式减弱BSA的荧光强度;同PLN相比,PLN-La(Ⅲ)与BSA的结合常数较小.  相似文献   
13.
周能  周振 《分子科学学报》2011,27(5):309-313
应用光谱方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7.40)拉米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拉米夫定对BSA产生强烈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过程属于静态猝灭.在295K和299 K时,拉米夫定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1.80x104和1.17x105L?mol-1.BSA的结合力是疏水作用力.探讨了拉米夫定对BSA构...  相似文献   
14.
仁东大蒜蛋白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  周能 《光谱实验室》2011,28(5):2435-2438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分离大蒜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碱液pH=7.2,浸提最佳时间为30min,沉淀的最佳pH=4.2.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大蒜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0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1.67-16.67μg/mL.标准溶液和试样的RSD分别为0.35%...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技术研究了硫普罗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作用,结果显示硫普罗宁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共同作用的结果.经研究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点等参数,确定了该药物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探究了金属离子和甘草次酸的共存对硫普罗宁与BSA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络合剂、TritonX-100为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萃取-热喷雾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锌的方法.考查了APDC的浓度、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加热时间、水浴温度、干扰离子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1 ng/mL,RsD为4...  相似文献   
17.
在TritonX-100存在下,于pH=12.5的缓冲溶液中,三氮烯试剂4,4′-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BBD-AB)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配位比为1∶3的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80nm,据此建立了测定CTMAB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0~14.6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6×104L/(mol.cm)。该法用于合成水样中CTMAB的测定,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大鼠血浆和肝脏槲皮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用于探索甘草次酸对大鼠槲皮素血浆浓度及肝脏分布的影响。采用ODS-SP柱,流动相为甲醇-0.4%H3PO4溶液,检测波长为3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显示血浆和肝脏槲皮素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0~10.0μg/mL和0.125~0.625μg/g。血浆和肝脏测定回收率分别是92%~101%和80%~96%,检测限分别是0.048μg/mL和0.011μg/g。大鼠口服槲皮素后在血浆未能检测到游离槲皮素,低浓度以及高浓度合药组中槲皮素浓度(水解后)高于单药组。甘草次酸对槲皮素肝脏分布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离子液体协同增敏浊点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镉的方法。离子液体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分别用作增敏剂和络合剂,离子液体的加入能使测定镉的方法灵敏度提高3.2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用作提取剂,当样品体系的温度高于TritonX-100的浊点温度时,镉与DDCT形成的络合物被萃取到TritonX-100中,经相分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考查了离子液体,DDTC和TritonX-100的浓度、溶液酸度、干扰离子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量镉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1,方法的检出限为0.1 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富集系数为96。该方法应用于测定于水样中的痕量镉具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酒石酸钾钠(C_4O_6H_4KNa)为原料和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荧光性能的立方相(α-)NaYF_4∶Ce/Tb~(3+)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荧光分光光度计(FL)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酒石酸钾钠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物相由混合相[立方相(α-)和六方相(β-)]转变为纯立方相(α-)NaYF_4∶Ce~(3+)/Tb~(3+),又转变为混合相(α+β),继而再转变为纯六方相(β-)NaYF_4∶Ce~(3+)/Tb~(3+);SEM显示合成的混合相(α+β)NaYF_4∶Ce~(3+)/Tb~(3+)为六棱状微米柱和纳米球,而纯α-NaYF_4∶Ce~(3+)/Tb~(3+)为100nm左右纳米球微粒,酒石酸钾钠对形貌的形成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所合成的NaYF_4∶Ce~(3+)/Tb~(3+)最强发射峰位于543nm,来源于Tb~(3+)的5D4-7F5的电子跃迁对应特征绿色发光;添加1.2g酒石酸钾钠,180℃下水热反应24h得到的纯α-NaYF_4∶5%Ce~(3+)/5%Tb~(3+)荧光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