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2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956篇
化学   1821篇
晶体学   83篇
力学   399篇
综合类   140篇
数学   655篇
物理学   17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261.
为了探索新型高效脲酶抑制剂,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酰腙氧钒(V)配合物,[VOL1(OCH3)(CH3OH)](1)和[VOL2(μ-OCH3)]2(2)(H2L1=N′-(5-氯-2-羟基苯亚甲基)-3-硝基苯甲酰肼;H2L2=N′-(5-氯-2-羟基苯亚甲基)-4-氯苯甲酰肼),并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是一个单核配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两个甲氧基配体桥连的具有中心对称性的双核配合物。在每个配合物中,V原子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本文还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它们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配合物1和2对脲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1.4%和73.3%,其IC50值分别为63.6和37.7μmol.L-1。  相似文献   
262.
主要从光电性能角度总结了近几年硒吩聚合物/寡聚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场效应晶体管(FETs)、发光二级管(LED)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基于聚硒吩并[3,4-b]硒吩-苯并二硒吩(PSeB2)(polyselenopheno[3,4-b]selenophene-co-benzodiselenophene)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最高,达6.87%;场效应晶体管方面,基于PSeDPP(P28)器件的空穴迁移率最高达1.62cm2.V-1.s-1。基于PFO-DDSTQ(一种硒吩芴基聚合物)的发光二级管,表现出目前基于硒吩化合物的最长波长发光器件,EL光谱峰值约860nm。通过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在有机光电器件的应用领域中硒吩聚合物/寡聚物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材料。  相似文献   
263.
支载液膜双有机相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外消旋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化学热力学原理, 采用逆流分级萃取和中空纤维支载液膜技术研究了氧氟沙星外消旋体在手性环境中的萃取分离. 膜内外两相辛醇溶液中分别含有L-二苯甲酰酒石酸和D-二苯甲酰酒石酸手性选择体, 其中膜内相辛醇溶液中含有氧氟沙星外消旋体. 中空纤维膜用含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的磷酸氢二钠/磷酸缓冲液(pH = 6.86)浸泡48 h. 改性的液膜允许氧氟沙星对映体穿过, 而手性选择体和有机溶剂不能穿过. 对中空纤维膜分级手性萃取理论, 传质性能及立体选择性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氧氟沙星外消旋体在中空纤维支载液膜手性分离的数学模型R/S=0.976 e0.03NTU. 使用11个22 cm长膜器串联(传质单元数为78)逆流分级萃取, 产品光学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64.
红壤中痕量五氯酚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五氯酚因其对生物体的广谱毒性和诱突变性,被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列为环境优先监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它在红壤地区曾广泛大量的使用,给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应用超声波萃取、乙酸酐衍生化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红壤中痕量五氯酚的方法,并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确定了一种较可靠的方法。该法的回收率为89%-101%。  相似文献   
265.
具有自由基对特性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下研究了9种具有自由基对特性分子,从结构上看,它们由两个游离自由基耦合形成,耦合后原自由基的键长、键角以及振动频率数值改变不大,但这些分子中不再具有未成对电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性质,新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一般较长,易于断裂并导致分子分解,初步研究了苯分子硝化反应的初始过程,当进攻试剂为NO2^ 时,反应生成了C6H6-NO2自由基对,当进攻试剂不为NO2^ 时,反应生成了游离自由基。  相似文献   
266.
复方钨酸盐对铜缓蚀协同作用的光电化学和SERS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具有环境友好性的钨酸盐与BTA复配使用对铜的缓蚀协同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Na2WO4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与BTA不同,在电位正向扫描过程中,光电流并不发生转型,其大小变化也不大;但在电位负向扫描过程中产生的阴极光电流峰值明显增大,缓蚀剂浓度越大,光电流越大,缓蚀效果越好,而Na2WO4与BTA复配使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光电化学和SERS结果都说明其协同机理为两者都能对铜的缓蚀产生作用,前暑能促使电极表面产生的铜的氧化物增多;后者能与铜(Ⅰ)生成聚合物膜。  相似文献   
267.
电化学溶解金属铜制备纳米CuO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有机电解合成;铜电极;水解;电化学溶解金属铜制备纳米CuO  相似文献   
268.
纳米TiO_2膜修饰电极异相电催化还原马来酸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通过电化学合成前驱体和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_2膜,SEM, XRD测试表明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平均尺寸为25 nm。采用循环伏安法、循环方波 伏安法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_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 马来酸(maleic acid)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TiO_2膜电极在阴极扫 描时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可逆半波电位E_(1/2)~r分别为-0.53 V和-0.92 V( sv. SCE,扫描速度0.05 V·s~(-1)),对应于TiO_2/Ti_2O_3和TiO_2/Ti(OH)_3两 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可逆电极过程。其中TiO_2/Ti_2O_3电对对马来酸具有异相电催 化还原活性,纳米TiO_2膜中的Ti~(IV)/Ti~(III)氧化还原电对作为媒质间接电还 原马来酸为丁二酸(butane diacid),反应机理为电化学偶联随后化学催化反应 (EC')机理。  相似文献   
269.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镍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廖戎  张云  周大利  潘高峰 《无机化学学报》2003,19(10):1047-1052
本文论述了液相还原法直接制备高振实密度球形镍粉的新工艺。采用NiSO_4·5H_2O为原料,利用NaOH调节溶液的pH值并形成Ni(OH)_2,还原剂采用N_2H_4·H_2O,还原过程中加入晶核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采用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对影响镍粉振实密度及粒径的因素进行了极差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溶液中镍的初始浓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大,较优工艺组合条件为:初始Ni~(2+)的浓度1.5mol·L~(-1),NaOH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反应温度80℃,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每克镍5mg,晶种添加量为还原剂理论用量的0.1%。新工艺可制备振实密度高达3.0以上、质量中位径为1μm的球形镍粉。  相似文献   
270.
羰基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合成产品分别可以为醛、酮、酯、酸和酰胺等一系列化合物,可用作溶剂、增塑剂、涂料、催化剂、润滑剂以及天然产物的替代品.但是常规的羰基化反应大多要求高温(150~200℃)高压(10~20 MPa)或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如钌、铑、铱等),并且C1源多用一氧化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