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掌握抚河故道水体透明度现状和控制因子,为抚河故道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支撑,根据2018年7~11月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抚河故道透明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重点探讨了湿地植被的存在对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抚河故道的透明度范围为0.40~1.46 m,平均值为0.83 m;透明度随着时间变化先下降再升高,在9月份水体能见度最低;透明度在近植被区(0.87 m)显著高于敞水区(0.79 m);透明度与浊度和悬浮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叶绿素和营养盐没有显著性关系;抚河故道的透明度主要受悬浮物和浊度的影响,而湿地植被的存在能够降低悬浮物含量有效改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2.
波动率风险溢价包含了关于投资者风险厌恶的重要信息,它的估计是金融计量学文献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香港权证市场数据和GARCH扩散随机波动率(SV)模型,对香港证券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进行了估计研究。采用香港恒生指数和指数权证数据,通过建立基于有效重要性抽样的极大似然(EIS-ML)方法联合估计了GARCH扩散模型的客观与风险中性测度,进而得到了香港证券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结果发现,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场投资者对波动率风险进行了定价,即存在波动率风险溢价,且波动率风险溢价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为正,说明市场投资者总体表现为风险爱好。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是基于光干涉信号实现对生物分子动力学分析或快速检测的非标记分析检测技术。因具有实时提供分析物信息、分析速度快和样品耗量少等优点,该技术已被应用于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及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所需样品量少、特异性强等优点也为该技术应用于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该文介绍了生物膜层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在动力学分析和快速检测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粘红酵母菌Rhodotorula glutinis AY 91015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和突变截面, 评估了不同LET的C离子对微生物的失活效应和突变效应。 结果表明, C离子LET为120.0 keV/μm时, 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最大, 为4.37 μm2, 接近酵母菌细胞核的平均核截面; LET为96.0 keV/μm时, 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截面最大。 通过对C离子束致突变能力的分析发现, C离子在LET为58.2 keV/μm时突变能力最强, 这一结果显示在经C离子辐照后存活下来的粘红酵母菌中, 可以引起有效突变的最佳LET为58.2 keV/μm左右, 此时所对应的碳离子能量约为35 MeV/u。 这些结果表明, 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最佳致死效应和最佳致突变效应存在于不同的能量区域。 To evaluate inactive and mutagenic effects of carbon beam at different LET, the inactivation cross section and mutation cross section induced by carbon beams of different LET valu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red yeast strain Rhodotorula glutinis AY 91015.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inactivation cross section of 4.37μm2 , which was very close to the average nucleus cross section, was at LET of 120.0 keV/μm. The maximum mutation cross section was at LET of 96.0 keV/μm. Meanwhile, the highest mutagenicity of carbon ion was found around 58.2 keV/μm. It implied that the most efficient LET to induce mutation in survival yeasts was 58.2 keV/μm, which corresponded to energy of 35 MeV/u carbon beam. The most effective carbon beam to induce inactivation and mutation located at different energy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有机化合物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影响,分析总结一般规律,为食品中总砷的准确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了甲醇和乙醇等14种有机化合物对ICP-MS测定砷的动能歧视模式(KED)信号值和动态反应模式(DRC)信号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各有机化合物的电离能、极性和溶解度等性质,推测其在ICP-MS测定体系中对砷响应信号值增敏或者抑制的可能机理。结果 有机化合物对ICP-MS的KED模式测定砷离子As+的信号值有增敏效应,对DRC模式测定氧化砷离子AsO+信号值的影响小于KED模式测定As+的信号值,而且过程也更为复杂。相反,氮氧化物会减弱As+和AsO+的信号值。锗、铟等内标元素原子与砷原子在等离子体中电离行为和灵敏度的差异,使得内标元素校准砷测定信号的漂移受到干扰。结论 推测有机化合物影响ICP-MS测定砷响应信号值的可能机理是: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经电离或裂解之后分别生成碳离子或多原子碳离子和氮氧离子或氮氧基团,碳离子或多原子碳离子会与砷原子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增强As+或AsO+的信号值,同时有机化合物也可能会与As+竞争氧气而降低AsO+的信号值,而具有强电负性的氮氧基团可能会与As+和AsO+发生电荷转移反应而减弱其信号值。有机化合物对砷的ICP-MS响应信号值的影响可能是受到有机化合物电离能、溶解度、极性和分子结构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大熊猫血清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血清样品经HPO3沉淀蛋白后,在弱碱性条件(pH 9.0)下游离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氯苯在90℃水浴中避光反应1.5 h,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物,用反相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18种氨基酸的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9951~0.9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4%~4.7%;检出限为0.20~7.72μg/mL;加标回收率为65.9%~118%.  相似文献   
17.
王志萍  朱云  吴鑫  吴亚敏 《物理学报》2013,62(23):233102-233102
本文运用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非绝热耦合的方法,研究了CO分子在不同强度、不同极化方向的激光场中的电离和动力学行为. 研究发现,激光强度越强,CO分子吸收的能量越多,电离越早且电离越强,CO分子键长变长且伸缩振动越剧烈. 此外,CO分子偶极矩的变化及峰值也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对激光极化方向的研究发现,激光极化方向沿着CO分子轴向时,分子的电离最强且伸缩振动最剧烈. 当激光极化角增大时,CO分子的电离逐渐被抑制且电子的偶极振动对激光极化方向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 此外研究还表明,CO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周围电子的弥散方式不同且与激光极化方向有关.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学 分子电离  相似文献   
18.
吴鑫  余永波  安琳  黄统辉 《合成化学》2020,28(5):393-397
以4-氯-2-甲硫基-6-丙炔氧基嘧啶为原料,依次经Williamson醚合成、氧化和聚合反应制得新型四氧杂杯[2]芳烃[2]嘧啶母体(4),并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4个结构新颖的含1,2,3-三氮唑基团的四氧杂杯[2]芳烃[2]嘧啶衍生物(5a^5d),其结构经1H MNR,13C MN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5a^5d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a对MCF-7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在50μM浓度下抑制率可达82%,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19.
BTG1是重要的抗细胞增殖蛋白,在细胞对外界胁迫如电离辐射等的应激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到目前为止,电离辐射诱导BTG1蛋白表达水平的长期变化情况、其对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及上下游相关的信号通路仍未完全阐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现BTG1对X射线和碳离子的应激呈现出先迅速升高再缓慢下降的过程。此外,微核实验表明,通过转染基因的质粒过表达载体或siRNA的方法外源性增加或抑制786-O细胞内BTG1的表达水平均能够显著影响碳离子辐照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深入研究发现电离辐射诱导的NF-кB的表达和活化可能通过引起SKA2基因的表达而间接地调控BTG1的表达,而BTG1则可能激活PRMT1的活性而引起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进而影响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周期调控以及凋亡等进程。BTG1, an important anti-proliferative gene,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cellular response to stresses, including ionizing radiation (IR). However, the long term expression of BTG1 induced by IR and its upstream/downstream signal pathways have not been elucidated clearly until now. The q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BTG1 in 786-O cells was rapidly elevated by IR in a short time, and then decreased slowly. In addition, upregulation or downregulation by transfection of BTG1 overexpression vector or siRNA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arbon ion radiation-induced genomic instability. Further study indicated that IRinduced BTG1 expression may be regulated by NF-B-mediated activation of SKA2 in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expression of BTG1 may cause epigenetic changes by activating PRMT1, and subsequently influence the genomic stability, cell cycle regulation and apoptosis.  相似文献   
20.
吴鑫  杨红  周立祥 《分析化学》2004,32(4):552-552
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其组分既具有亲水基团又具有疏水基团,而疏水基团易与有机化合物(如农药)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复合物,这种作用能明显的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n-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Kow)是衡量有机化合物疏水性的重要依据。本实验选用广泛应用于麦田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