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21篇
晶体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测定了苯撑乙烯齐聚物、吡唑啉衍生物、钌配合物、铼配合物以及常用的有机染料与载流子传输材料等一百余种有机(包括有机小分子,配合物和聚合物)材料的能带来结构参数,探讨不同取代基对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基于能带匹配的原则,同时考虑载流子迁移率匹配及各有机层间的厚度匹配,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表明,能带匹配、迁移率匹配以及厚度匹配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茶叶中同时分析12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样品提取和固相萃取(SPE)前处理方法.试样在超声条件下用正己烷提取后用自制弗罗里圭(florisil)/石墨化碳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然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茶叶中农药加标在4.93~201.00 ng/g范围内时,添加回收率为68.9%~112.2%,相对标准偏差为2.43%~15.8%,方法的检出限范围在2.52~10.59 ng/g.  相似文献   
13.
分子聚集体表现出单分子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利用吸收光谱对聚集体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是理解其电子和能量转移功能的基础。实验中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叶黄素在乙醇溶液中的单体吸收谱和在1∶1乙醇水溶液中的聚集体吸收谱。并通过对叶黄素单体吸收谱的高斯分解,获得了激发态的振动能级结构参数。理论上采用时间相关函数描述的吸收谱线和Frenkel激子模型,通过模拟单分子吸收光谱,获得了叶黄素分子的激发能、特征模振动频率、Huang-Phys因子等参数。再利用这些参数进行了聚集体分子光谱的模拟,分析了叶黄素聚集体的分子结构影响光谱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吸收光谱峰位移动的主要原因,实验中叶黄素H-聚集体的吸收光谱较单体蓝移了77 nm,模拟显示相互作用在2 000 cm-1附近;(2) 聚集体分子个数越多,聚集协作效应越大,吸收光谱半高宽变小,同时吸收峰进一步蓝移;(3) 环境的无序度对吸收光谱的半高宽也存在较大的影响,无序度越大,吸收光谱半高宽越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聚集体在生物系统和材料系统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PECVD低温制备微晶硅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微晶硅薄膜.研究了氢稀释比、衬底温度、射频功率等因素对薄膜晶化的影响,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射频功率和氢稀释比的增大,薄膜的晶化率得到提高;但进一步提高沉积温度、射频功率反而会使薄膜晶化效果变差,并对晶化硅薄膜低温生长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含氮杂环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蔬菜中敌菌灵、噻菌灵、氟虫腈和噻嗪酮4种含氮杂环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蔬菜样品用乙腈匀浆提取后经弗罗里硅(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GC-MS检测,在选择离子检测(SIM)模式下以特征离子定量,用全扫描(SCAN)方法确证.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和重现性(峰面积RSD≤9.1%),最低检出限(S/N=3)在3.6~1.8×10-4μg/mL之间,4种农药添加回收率在76.1%~116.4%之间,RSD≤9.8%,用于实际样品菜心的检测,结果满意.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作为测定各种蔬菜基质中含氮杂环农药残留量的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16.
长距离光纤传输的“啁啾管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芳  黄肇明 《光学学报》1997,17(6):72-777
提出用线性啁啾近似由光纤非线性克尔效应引入的非线性相移,分析了克尔效应对不同啁啾光脉冲的作用,并由此提出“啁啾管理法”改善色散补偿光路长距离传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蒋泽明  吴芳 《光学学报》1996,16(12):734-1736
法布里-珀罗腔对啁啾光脉冲的压缩存在的滤波和色散(谱相位均衡)双重机制,后者根据腔体谐振波长与光载波中心波之长差可呈现为下沉或反常色散,证明了最佳调谐区为一系列间隔约几纳米的不连续区,首次解释了M.Nakazwa等人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历届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第一试都是采用选择填空题.因此,从卷面上难以发现学生解题的思路,从本届高二这道求最小值的问题来看,得分率都不高,尽管有些同学填空正确,但不排除是根据特殊情况半猜半解做出的解答,因为对于求最小值或最大值的问题一定要说明为什么,否则就算你猜对也不能说明真正会解,以下是笔者的解读过程,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以Na2TeO3为Te源和SDBS为表面活性剂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合成了半导体材料Bi2Te3的一维纳米线粉体.纳米线粉体通过XRD衍射仪分析物相,扫描电镜分析其表面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Bi2Te3的纯度和表面形貌均有很大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为24小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Bi2Te3纳米线的长度为500~1000nm左右,直径仅为30~50nm.同时也对不同形貌Bi2Te3晶体的成核和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省采用了人教版的教材,人教版数学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特点是情景导入和问题驱动,以"探究"和"思考"形式将问题贯穿于每个章节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合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