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乙酸邻菲哕啉钆(Ⅲ)配合物:[Gd2(DMPA)6(phen)2](HDMPA=3,4-二甲氧基苯乙酸,C12H12O4;phen=1,10-邻菲哕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测定了铕离子掺杂的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表明,游离配体没有荧光,在形成配合物后,显示了铕(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在591,618,649和684 nm处观察到了4个分别对应于三价铕离子的5S0→7F1,5D0→F2,5D0→F3和5D0→7F4跃迁的特征发射峰,其中以5D0→7F2跃迁的发射最强,这表明配体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转移给了中心离子,配体起到了很好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22.
由联苯-2,4,4'',6-四甲酸(H4BPTC,C16H10O8)和2-4-(1H-咪唑-2-[4,5-f][1,10]菲啰啉基)苯氧乙酸(HPIMPHC,C21H14N4O3),水热合成了2种新型配位聚合物[Ag4(BPTC)]n1),[Cd(PIMPHC)2]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g(Ⅰ)的配位数分别为4、3、2,配位构型为变形四面体、平面三角形和V型。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Cd(Ⅱ)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Cd(Ⅱ)离子间通过三齿配体PIMPHC-桥连,形成2D网状结构。用EtBr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
在水热条件下,由联苯-2,4,4′,6-四甲酸(H4bptc),4,4′-联吡啶(bipy),合成了3种锌配位聚合物[Zn(bptc)0.5]n(1),[Zn2(bptc)(H2O)3]n·n H2O(2),[Zn2(bptc)(H2O)(bipy)1.5]n·n H2O(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双核结构,八元环金属簇Zn2(COO)22+自组装成具有(6,6)-连接拓扑结构;配合物2具有(4,5,6)-连接拓扑结构;配合物3在辅助配体的构筑下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试了配合物对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发生不同程度的猝灭,由此推测配合物均与DNA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插入作用,引入具有刚性平面辅助配体之后的配合物3,其作用力又强于不加辅助配体的配合物1和2。  相似文献   
24.
由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MTC,C_4H_4N_2O_2S)分别和1,3-双(4-吡啶基)-丙烷(bpp)、菲咯啉(phen)合成了2个锌配合物[Zn(MTC)_2(bpp)]_n(1)和[Zn(MTC)(phen)(H_2O)_2](MTC)(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二维网状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中心金属锌(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扭曲的四面体结构。配合物2是二维层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金属锌(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变形的三角双锥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对EB-DNA复合体系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无论配体还是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且配合物的作用强度远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25.
由联苯-2,4,4'',6-四甲酸(H4BPTC,C16H10O8)和2-4-(1H-咪唑-2-[4,5-f] [1,10]菲啰啉基)苯氧乙酸(HPIMPHC,C21H14N4O3),水热合成了2种新型配位聚合物[Ag4(BPTC)]n1),[Cd(PIMPHC)2]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配合物 1 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g(Ⅰ)的配位数分别为4、3、2,配位构型为变形四面体、平面三角形和V型。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Cd(Ⅱ)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Cd(Ⅱ)离子间通过三齿配体 PIMPHC-桥连,形成2D网状结构。用EtBr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6.
在水热条件下,以联苯-2,4,4',6-四甲酸(C16H10O12,H4bptc)为主配体、1,3-二(4-吡啶基)-丙烷(bpp)为辅助配体,与氯化镉(CdCl2·2.5H2O)反应合成了2个三维镉配位聚合物{[Cd2(bptc)(H2O)3]·H2O}n (1),{[Cd2(bptc)(bpp)·H2O]·2.25H2O}n (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具有双核结构,2个中心离子Cd(Ⅱ)同为六配位,均形成略有畸变的八面体结构;而配合物2尽管也具有双核结构,但不同于1的是其中一个中心离子构成略显畸变的八面体几何结构,另一个却构成五角双锥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情况,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7.
合成了3个双核稀土配合物[Ln2(HPAA)6(bipy)2(H2O)2].H2O(Ln=Pr,1;Tb,2;Lu,3;HPAA-=对羟基苯乙酸根;bipy=4,4’-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三种晶体属于异质同晶型,同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1。测定了固态Tb(Ⅲ)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形成配合物后,依然显示Tb(Ⅲ)离子的特征发射,配体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转移给了中心离子,配体起到了很好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一种新型柔性碳纳米管复合导电纸.以纸纤维作为载体,晶须状碳纳米管为导电剂,通过高速剪切的方法制备纸纤维与碳纳米管悬浮液,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并吸附在纸纤维.经过真空抽滤,悬浮液均匀沉降形成致密的纤维网.烘干后轧制成碳纳米管-纸纤维复合导电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电阻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纸纤维和碳纳米管加载比为1:1时,碳纳米管导电纸表面电阻可达28 Ω/□,体积电阻率可达2.32 Ω· cm.在175 ~ 2700 MHz频段,碳纳米管导电纸电磁屏蔽效能为-18~-31 dB,多层碳纳米管导电屏蔽效能可达-24 ~-37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