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化学   1042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31篇
物理学   2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73.
74.
智能交通环境下,驾驶员可实时获取前方多辆车行驶状态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合理调整自身车辆运行状态,以期实现前后多车协同行驶的目标。本文简要回顾了跟驰模型近70年的发展历程,重点聚焦理论驱动跟驰模型,系统梳理了智能交通环境下多信息反馈效应跟驰模型的相关研究,给出了不同信息反馈作用下各模型的具体表征及其特性,归纳出多信息反馈效应跟驰模型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最后展望了该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跟驰理论及模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笔者最近对二次函数的图象作了研究,得到了一组重要而有趣的结论,现论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6.
米勒(Johannes Miiller),德国数学家,1468年至147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教,1471年定居纽伦堡,从事天文学研究,米勒对三角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7.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了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结构特征。基于傅里叶-反傅里叶变换方法,并结合Matlab、Arcgis和Auto CAD软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获得了HRTEM照片的晶格条纹参数。结果表明,三种煤样的晶格条纹呈现不同特征,按条纹长度分别归属于1×1-8×8共计八个类型。以3×3为临界点,在1×1和2×2中,ML-8中芳香层片的比例高于DP-4和XM-3;在3×3-8×8中,ML-8中芳香层片的比例低于DP-4和XM-3。对比HRTEM和XRD参数d002发现,随着镜质组反射率的增加d002都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78.
以山西阳泉固庄高熔点煤灰为研究对象,通过向煤灰中添加不同量的MgO与Na2CO3,研究了Mg2+与Na+在高温下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灰熔融温度随氧化镁的添加(5%~25%)单调下降;而随氧化钠添加(5%~25%)出现先降后升现象,在氧化钠添加量为15% 时,灰熔点达到最低。XRD分析表明,阳泉固庄煤灰熔融温度高(大于1 750℃)的原因是高温条件下耐熔矿物莫来石、方英石的存在。添加外加剂后,高温时外加剂与硅酸盐矿物反应,生成了更多的低共熔矿物霞石、堇青石等。同时,Mg2+和Na+的加入会使得非桥氧数量增多,高温煤灰低聚物增多,降低了煤灰的熔融温度。通过三元相图以及SEM分析,高温条件下煤灰中部分元素的富集以及团聚现象是导致Mg2+和Na+对煤灰熔融温度影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固氮酶是怎样在常温常压下摄取空气中的氮,并把它转化为氨的?这是个重大的科学问题。 本文根据固氮酶已知的反应和络合催化原理,讨论了固氮酶的作用机理和活性中心结构。提出了由类立方烷结构的Fe2S2·Mo2O2八原子簇构成的一对偶联的两钼一铁(2Mo-1Fe)三核活性中心模型,并用以阐明固氮酶各种底物的酶促还原反应机理,包括放氢反应机理,以及CO不抑制放氢反应而对其他底物的酶促还原反应显出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型抑制特征的原因。 提出了二步ATP驱动的电子活化机理,并用以解释ATP/2e-的比值和不需还原剂的ATP酶促水解。指出了这二步ATP驱动的“电子活化”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二步光驱动电子传递的紧密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0.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Co3O4 Nanowi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o3O4 nanowire arrays are fabricated by electrodeposition with following heat-treatment in atmosphere ambient. Photoluminescence is investigated at 295K. In the experiment, when increasing the excitation light wavelength from 260 nm to 360 nm, two kinds of emiss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reasing excitation light wavelength are observed. One of them alters the excited emission position, another keeps its emission position. The distinct behaviour of excited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increasing excitation wavelength indicates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m must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and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 the two kinds of emiss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