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化学   1042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31篇
物理学   2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锆系Laves相储氢合金电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学平  杨化滨 《电化学》1995,1(3):298-304
Zr(V0.2Mn0.2Mo0.06Ni0.54)2.4合金经HF溶液处理后,合金表面由富Zr和富Mn层转变成富Ni层,从而使电极初期活化周期明显缩短,电极表面氢吸附性能改善。表面反应电阻减小。本文探讨了上述电极表面反应机理,即表面Ni的催化、氢吸附和氢转移机理,对阻抗谱进行拟合,给出了相应的电极反应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42.
对制备的化合物La0.8Ce0.2(Fe1-xCox)11.4Si1.6(x=0.02,0.04,0.06)的相组成、巡游电子变磁转变(IEMT)特性和磁热效应(MCE)进行了研究。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经1373 K真空退火处理7 d后,化合物La0.8Ce0.2(Fe1-xCox)11.4Si1.6(x=0.02,0.04,0.06)均为单相立方NaZn13型晶体结构。随着Co含量由x=0.02增加到x=0.06,样品的居里温度TC由207 K上升到277 K。在0~1.5 T磁场变化下,x=0.02,0.04,0.06时样品的最大磁熵变|ΔSM(T)|分别为40.17,12.60和7.65 J.kg-1.K-1,可见该化合物有巨大的磁熵变,而且随Co含量的增加最大磁熵变迅速减小。该化合物的巨大磁熵变来源于TC处的一级相变,以及在TC以上由磁场诱导IEMT,但由于Co原子对Fe原子的替代能够抑制变磁转变的发生,因此该系化合物最大磁熵变随Co含量的增加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43.
二茂铁硫醇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离子对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详细了研究10-二基铁-1-癸硫醇(HSC10Fc)在金基底上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发现HSC10Fc在金基底上形成稳定的自组装膜,并且在0.1mol/L的HClO4溶液中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但其氧化还原峰的峰形和峰位极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考察了二茂铁自组装膜及通过后置换形成的二茂铁硫醇/十二烷基硫醇混合膜在混合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直接比较了两种不同阴离子与二茂铁阳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四氟乙烯单体压力对四氟乙烯与异丙醇调聚反应产物重量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1的产物含量增加,n>1的各产物含量下降;单体压力的影响则相反;引发剂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反应初期n=1产物生成速率较快,反应中、后期有利于m≥3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45.
考虑诸多因素 ,第七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暨第七届全国原子光谱分析学术报告会商定 ,两会合并、联合召开 ,统一组织、统一领导。会期 :2 0 0 0年 1 0月  地址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收稿截止日期 :2 0 0 0年 3月 3 1日 (以邮戳为准 )论文处理 :会议筹备组将组织专家对应征论文进行评审 ,决定取舍。录用的论文将安排在会上口头报告或报展 ,并在会前出论文集。请自留底稿 ,恕不退还。收稿地址 :两个收稿地址等效。1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周光明、黄玉明同志收 ,邮编 :4 0 0 71 52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 76号光谱与分析期刊社孟广政同…  相似文献   
46.
47.
48.
以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为例,将合成方法学研究引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取抽签方式确定每个学生的实验内容,通过考查加热方式(电热套或微波辐射加热)、溶剂(甲苯或环己烷)以及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等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多巴胺不仅为还原剂而且提供氮源,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pH值对水热法制备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很大的影响,通过调节多巴胺和L-精氨酸在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浓度,可制备密度为2.54 mg/cm3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由于氮掺杂、低密度和大的比表面积,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对各种油品都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0.
利用高频炉反应器在800-1 200℃对添加质量分数10%CaO的云南镇雄煤(YNZX)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采用连续化学提取、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考察了CaO添加对煤快速热解过程中砷和硫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aO能显著抑制砷与硫的释放。CaO对砷释放的抑制率在800℃时最高达41.19%,对硫释放的抑制率在1 000℃时最高,为39.89%;两者的抑制率呈负相关。As-Ca复合物和CaS的形成是砷与硫释放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添加CaO后,As-Ca复合物的生成使残渣态砷含量增加,CaS的形成使硫化物结合态砷含量减少。热解后硫元素在CaO表面富集,占据更多的吸附活性位,对砷的固定产生抑制作用;添加CaO后焦中硫仍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亚硫酸盐的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