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19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01篇 |
晶体学 | 7篇 |
力学 | 29篇 |
综合类 | 14篇 |
数学 | 67篇 |
物理学 | 2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63年 | 3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电沉积金纳米粒子(Au NPs),通过化学吸附将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MC-LR)的单克隆抗体(anti-MC-LR)固定在电沉积了Au NPs的玻碳电极表面,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制得免疫电极anti-MC-LR/Au NPs/GCE。采用微乳化法制备了掺杂三(2,2'-联二吡啶)钌(Ⅱ)配合物离子(Ru(bpy)2+3)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Ru@SiO2),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进一步与Ru@SiO2反应,制得氨基功能化的Ru@SiO2,通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MC-LR(HRP-MC-LR),并使其与氨基功能化的Ru@SiO2偶联,制得MC-LR-Ru@SiO2。采用直接竞争模式,在标记物MC-LR-Ru@SiO2存在下,以三丙胺作为共反应物,利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测定溶液中的微囊藻毒素,免疫反应完成后,电化学发光强度(I)随着MC-LR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在0.100~100μg/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差值(ΔI)与游离的MC-LR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7μg/L。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5.5%~105%。 相似文献
92.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 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 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 运用载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状态、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晶, 粒子尺寸在9 nm左右, 铕以Eu2O3的形式存在于TiO2的晶格间隙. 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通过比较Eu3+的不同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得出Eu3+的最佳掺杂量为2.4%(w), 矿化率最终可达67%. 通过液质联机测定HPAM降解的中间产物, 推断了Eu3+/TiO2降解HPAM的机理. 相似文献
93.
94.
分别以金的有机配合物Au(PPh3)(NO3)和无机化合物HAuCl4为前驱体, 采用常规浸渍法分别制备了Au/13X-Org和Au/13X-Ino, 并以后者作为对照. 采用N2-吸附/脱附、SEM-EDS、XRD和XPS等技术对所制样品的织构、晶体结构和价态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所制样品对CO的催化氧化性能. N2-吸附/脱附、SEM-EDS和XRD结果表明, 对于Au/13X-Org样品, Au 较均匀地分布在13X载体上, 而Au/13X-Ino样品, Au 聚集地分布在13X载体上. 通过XRD和SEM测定表明Au/13X-Ino上金粒子(平均粒径≈26.6 nm)明显大于Au/13X-Org上金粒子(平均粒径<5 nm). 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 Au/13X-Org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13X-Ino, Au/13X-Org在低温25 ℃时CO转化30%, 150 ℃完全转化; 而Au/13X-Ino在低温无活性, CO完全转化温度高于400 ℃. 对于这种“惰性”13X载体负载Au活性的差别可能归因于金粒子的大小和前驱体中有无氯物种两方面的原因. XPS结果表明, 在Au/13X-Org和Au/13X-Ino催化剂上催化氧化的活性中心为金属态Au0.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99.
储能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对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一类具有复杂化学计量比的新型材料——高熵氧化物(HEOs)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繁荣。理想的元素可调节性和吸引人的协同效应使 HEOs有望突破传统阳极的综合性能瓶颈,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本文分别从化学成分调控和结构设计2个方面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重要文献,综述了HEOs作为LIBs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在化学成分调控方面通过金属杂原子掺杂、非金属杂原子掺杂来提高HEOs的本征活性。在结构设计方面,通过构建一维结构、二维结构、三维结构、空心结构以及复合碳材料来增加HEOs的反应活性位点数量,从而提高储锂性能。最后,对HEOs在LIBs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利用MPTC型气泡压力张仪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在不同NaCl 浓度下的动态表面吸附性质, 分析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形成双电层结构产生表面电荷对动态表面扩散过程和胶束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SDS在表面吸附过程中, 表面电荷的存在会产生5.5 kJ·mol-1的吸附势垒(Ea), 显著降低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DS-)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 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的有效扩散系数与自扩散系数(D)的比值(Deff/D)仅为0.013, 这表明SDS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同, 在吸附初期为混合动力控制吸附机制. 加入NaCl可以降低吸附势垒. 当加入不小于80 mmol·L-1 NaCl后, Ea小于0.3 kJ·mol-1, Deff/D在0.8-1.2之间, 表现出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同的扩散控制吸附机制. 同时, 通过分析SDS胶束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获得了表征胶束解体速度的常数(k2). 发现随着NaCl 浓度的增大, k2减小, 表明SDS胶束表面电荷的存在会增加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间的排斥力, 促进胶束解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