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化学   217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77篇
物理学   2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51.
SO(2-)4/Ti-Al-O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O4^2^-/Ti-Al-O型固体超强度酸可用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合成,当Ti/Al原子比为2时,催化性能优于SO4^2^-/TiO2,且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其酸强度,表面积和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使用TPD技术对催化剂的酸强度分布进行了表征,发现在SO4^2^-/Ti-Al-O型固体超强度酸中,存在着三种酸中心(弱酸,中等强度酸和超强酸),中等强度的酸中心浓度与DOP合成的催化活性有有  相似文献   
152.
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较高的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i-Ti-La,Li-Mn-La,Li-Ni-La)的稳定性和失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XRD,IR,XPS和O2-TPD等方面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高温及反应气氛的作用下,表面锂的流失,使体相晶格中的锂向表面扩散,导致含锂活性相结构的分解(或部分分解),从而减少了体相相氧空位和生氧种的数量,降低了晶格氧的活动性,致使催化剂活必  相似文献   
153.
本文用XRD,IR,Raman,SEM和ESR等方法研究了系列氧化物Bi_2Mo_(3-3x)Nb_(2x)O_(12-4x)(X=0.00,0.02,0.05,0.10,0.15,0.20,0.25)的结构和对丙烯氧化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X≤0.25范围内,催化剂基本保持典型的α-Bi_2Mo_3O_(12)结构,少量Nb~(5+)的掺杂,可取代晶格中的Mo~(6+),产生氧空位,无序分布的氧空位的浓度先随X值的增加而增加,当X=0.15时达最大值,催化剂对丙烯氧化的催化活性与这种氧空位的浓度成正比,反应遵循Redox机理.  相似文献   
154.
发光材料用纳米Al2O3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异丙醇铝在不同的溶剂相中进行水解反应制备纳米Al2O3的前驱体AlOOH,以聚乙烯醇作为模板剂和热处理条件下,前驱体转相为纳米Al2O3,并自组装成球形纳米Al2O3聚集体,TEM和SEM观察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粒径为20nm左右,球形聚集体从100nm至3um。  相似文献   
155.
rac-Et(Ind)_2ZrCl_2/MAO催化丙烯/1-辛烯共聚合的研究李勇,邴娟松,谢光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锆茂均相催化体系,丙烯,共聚合乙烯与长链一。烯烃共聚合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  相似文献   
156.
叙述了研究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的必要性,讨论了实现标准物质值溯源性的基本途径及技术难点。指出了量值溯源的关键是对定值方法和分析过程质量保证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7.
158.
1 INTRODUCTION Diazamesocyclic ligands occupi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ordination chemistry between acyclic and macrocyclic polyamine ligands for their stronger ligand fields and further functionalizations[1~3]. 1,5- Diazacyclooctane (DACO) and 1,4-diaza…  相似文献   
15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长春花中4种生物碱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4种长春花吲哚类生物碱。以水:二乙胺=986:14,用磷酸调节pH=7.2(溶液A),甲醇:乙腈=4:1(溶液B),380mL A和620mL B混合作为流动相,流速2mL/min,进样量10μL,220nm下检测,以恒流洗脱方式在25min内分离了长春碱等4种成分。同时还研究了流动相组成、pH值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对实际样品分析,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60.
使用Cu-ZnO体系催化剂可使CO和H_2在250—300℃和6MPa的温和条件下生成较多的C_2—C_4醇。实验表明,醇的生成是在Cu-ZnO双组份上进行的,产物中C_2—C_(?)醇的含量与催化剂的Cu/Zn比值有关,最佳值是4:5。添加少量K_2O可提高C_2—C_(?)醇的生成量。在K_2O存在下,采用CO:H_2=1:2的原料气,当空速为7000h~(-1)时,液体产物中的C_2-C_(?)醇可达15%。实验结果还表明,催化剂各组份之间有一最佳比值,以Cu:Zn:Al=4:5:1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