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6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聚吡咯(PPy)对溶剂热法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再用聚苯胺(PANI)调控Fe_3O_4@PPy复合材料的电磁组成,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Fe_3O_4@PPy@PANI复合吸波材料.当PPy对Fe_3O_4纳米颗粒修饰后,PANI极易包覆在纳米颗粒表面.电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苯胺(An)与Fe_3O_4@PPy质量比为1/4时,最小反射损耗值(RLmin)达到-39.2 d B;当An与Fe_3O_4@PPy的质量比为1/2时,反射损耗小于-10d B的频宽达到4.6 GHz.电磁成分比例对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电磁吸收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北京谱仪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北京谱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一台大型通用性磁谱仪.它由多种探测器组成,用于测量正负电子湮没后的遍举末态反应,进行粲粒子物理和τ轻子物理研究.它有大的覆盖立体角;优良的荷电粒子分辨;动量分辨和好的低能光子探测效率.本文对谱仪的结构和性能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简单的液相法制得FeWO_4微米晶,FeWO_4微米晶于310℃、空气气氛条件下烧结,研究了烧结反应对FeWO_4微米晶光催化性质的影响。烧结前后的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紫外-可见等分析方法加以表征。光催化实验证明烧结后其在降解罗丹明B溶液中表现出了较高活性,说明烧结反应有利于提高FeWO_4的吸附与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4.
通过焦炭气化反应装置和高温抗压强度测定装置,研究了焦炭与CO2和水蒸气气化后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及溶损率、温度和孔隙结构对焦炭高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2气化相比,水蒸气气化后焦炭平均孔径较小,比表面积和100 μm以下气孔数量增加,且整体高温抗压强度更高。焦炭气化后高温抗压强度随溶损率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为1 200 ℃时,随溶损率增加压缩过程焦炭承受压缩功(WOCu)逐渐降低,水蒸气气化后的WOCu高于CO2条件,随溶损率增加焦炭压缩过程形变量呈降低趋势。在相同溶损率下,水蒸气气化后焦炭的孔隙结构对焦炭强度损害相对较小,抗变形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简单的液相法制得FeWO4微米晶,FeWO4微米晶于310℃、空气气氛条件下烧结,研究了烧结反应对FeWO4微米晶光催化性质的影响。烧结前后的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紫外-可见等分析方法加以表征。光催化实验证明烧结后其在降解罗丹明B溶液中表现出了较高活性,说明烧结反应有利于提高FeWO4的吸附与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6.
对十足目甲壳动物的雄性腺体激素(AGH)蛋白成分的分离、制备,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排阻色谱法(SEC)分离AGH效果显著,分析速度快,分离完全,流动相易得、易处理,便于AGH纯品的收集、制备.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界面聚合和Pickering乳液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微米尺寸的中空聚苯胺/Fe_3O_4/炭黑微球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形貌、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中空聚苯胺/Fe_3O_4/炭黑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0μm;在2~4 GHz范围内的磁损耗主要是自然共振和交换共振,而在4~18 GHz范围内的磁损耗主要是涡流损耗;在2~18 GHz范围内,随着涂层厚度增加,反射损耗峰向低频方向移动,当涂层厚度增大到5.0mm时,反射损耗曲线出现2个反射损耗峰,分别位于C波段(4~8 GHz)和Ku波段(12~18 GHz),说明中空聚苯胺/Fe_3O_4/炭黑微球复合材料可作为特定频段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08.
后其宝  李元成  王静  夏丽莉 《中国物理》2007,16(6):1521-1525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nified symmetry of a nonholonomic system of non-Chetaev type with unilateral constraints in event space under infinitesimal transformations of group. Firstly, it gives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system. Secondly, it obtains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riterion of the unified symmetry for the system. Thirdly, a new conserved quantity, besides the Noether conserved quantity and the Hojman conserved quantity, is deduced from the unified symmetry of a nonholonomic system of non-Chetaev type with unilateral constraints.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09.
二氧化氮(NO2)在大气光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参与了对流层臭氧(O3)的催化生成,同时也能促进生成二次气溶胶。NO2作为交通运输和工业过程中的重要排放产物,通常也被视为一种评估人为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因此,开展城市NO2分布与排放研究对于城市大气污染管控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和2月期间,基于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对衡水市区开展了4次走航观测实验,获取了衡水市区环城路上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VCD)的空间分布,其浓度范围为0.89×1015~56.33×1015 molecule·cm-2,均值在22.42×1015~30.20×1015 molecule·cm-2。观测结果表明衡水市NO2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城外东南方向的工业聚集区,以及市区环城路东部的立交桥路段;而城市西部和北部则较为干净,当风场来自该区域会对污染源区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可使源区NO2浓度降低20%以上。航测期间进行了站点对比观测,综合两者的观测结果评估了衡水市东部污染区域的相对贡献,其NO2含量比西部洁净区域高出了30.1%~61.9%、贡献值高7.89×1015~13.32×1015 molecule·cm-2。将NO2城市分布与WRF模式模拟的气象数据相结合,可计算出目标区域的NO2本地排放通量为0.86×1024 molecule·s-1,该结果相对较低,一方面说明衡水市区相对于其他研究区域,其NO2污染源并非在集中在市区内部;另一方面是因为本次实验研究区域的面积仅有50 km2,远小于其他研究的城市区域范围。对于实验测得的衡水市区输出总通量,其中96.16%来源于外部传输,3.84%为本地排放造成,进一步证明了衡水市NO2主要污染源位于城外。通过实验期间衡水市区的后向轨迹气团与OMI卫星的NO2平均结果可看出,衡水市除城市东部和东南部的本地污染源外,也受到了北部的保定、廊坊和西北部的石家庄等地的污染传输影响。总体来看,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对于城市NO2等污染气体的源区确认、污染贡献评估和排放通量计算方面有较出色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论述经电子显微镜观察、诊断后证明,小麦黄化卷叶病系类立克次氏体(RLO)侵染所致。病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寄主植株内的分布具有典型的类立克次氏体特征。在寄主维管束的韧皮部、木质部均能见到RLO。导管中RLO颗粒与一些弥漫于导管中的电子致密物质关系密切,经常可见原木质部的管壁,有时是成熟的导管壁受到腐蚀而形成孔道,RLO可经这些孔道进入相邻细胞和细胞间隙。筛管中可见大量RLO,它们可以经过筛孔进入另一筛分子。RLO穿越细胞壁的位置大多在胞间连丝密集区,或纹孔区。这些地方连丝间的次生壁因RLO的侵染而消融形成孔道。少数胞间孔道与胞间连丝或纹孔无关。基于上述观察结果,对该病原物造成寄主系统感染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