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化学   521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269篇
物理学   5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光解水为氢和氧。已经证明,光敏还原甲基紫精MV~(2+)得到的正离子基MV~+,在催化剂存在时能还原水生成氢。在水溶液中,锌四(N-甲基吡啶基)卟啉光敏还原MV~(2+)的效率,比锌四苯基卟啉磺酸钠(ZnTPPS)高得多。这现象被解释为带负电荷的ZnTPPS~(4-)与带正电荷的MV~(2+)生成没有光活性的缔合物。已经测得缔合物的吸收光谱和缔合常数,Okura等还观察到MV~+的起始生成速度先随MV~(2+)浓度增加,达到峰值后,再随MV~(3+)浓度下降。本文报道两个研究结果:1.用荧光光谱法考察了ZnTPPS~(4-)与MV~(2+)在水中的缔合作用,由此法得出的缔合常数与吸收光谱法的接近;2。  相似文献   
32.
来用连续加料法,以二元醇-KOH为引发剂合成一组不同组成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醚,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计和热失重等方法对其本体聚合物,用浊点和表面张力测定的方法对其水溶液,进行系统的表征。  相似文献   
33.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在220 K—370 K温度范围内硝酸肼的热容、熔化热、熔化温度和熔化熵。所得热容数据的精密度以百分偏差的均方根值表示为±0.2%。三次熔化热测定的相对偏差为±0.1%。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用该装置测定了冰的熔化热和熔化温度, 其结果与文献值一致; 又用法国SETARAM公司的高温量热计测定了硝酸肼的熔化热和熔化温度, 其结果与我们用量热法测定的结果一致; 从量热结果计算出了该试样的纯度, 该结果亦与化学分析的结果一致。这些均可说明我们所测得的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4.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具有高的分离效率和低的检测限的优势,现已在分析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药物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草药的研究在我国医药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CE-AD分离并检测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对于促进中草药的药理药效研究及中草药的定量分析和质量监测等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CE-AD在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评述了该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方法相比在中草药分析中的优越性,并对CE-AD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利用正交法对丁苯橡胶(SBR)/聚丙撑碳酸酯(PPC)共混弹性体进行配方设计,得到了一个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配方。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PPC含量和马来酸酐(MA)用量是影响弹性体拉伸性能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36.
聚合物银纹化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聚合物银纹化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内容包括银纹的起源、生长、断裂过程以及各种结构关系对银纹的影响,并对几种典型的聚合物银纹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7.
给出了分散相粒间基体层厚度T与分散相粒径(d)、粒径分散度(σ)和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式.发现σ对T的影响与有关,不仅T随σ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定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PP/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的T,发现这三种共混物的T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38.
采用CSU软件 (Contactsofstructuralunits) ,对 61种球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紧密接触对 (Residue residuecontact)进行了研究 .重点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在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Long rangecontact)和近程紧密接触对 (Short rangecontact)时的不同能力 .发现氨基酸Leu,Val,Ile,Met,Phe,Tyr,Cys,Trp(疏性氨基酸 ,H)比较容易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氨基酸Glu,Gln ,Asp ,Asn,Lys,Ser,Arg,Pro(亲水氨基酸 ,P)比较难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而氨基酸Ala,Gly,Thr,His(中性氨基酸 ,N)在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时能力一般 .它们平均每个氨基酸可形成 6 0 3 ,3 64和 4 43个远程紧密接触对 .同时它们在形成近程紧密接触对时能力非常接近 ,平均每个氨基酸可形成的近程紧密接触对数目在 2 3 4~ 2 85变化 ,差别非常小 .亲水氨基酸 (P) ,中性氨基酸 (N)和疏水性氨基酸 (H)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稳定性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形态(特别是分散状态)对聚合物共混物韧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网络形态模型,定义了分散相分布系数(ξ,0<ξ1),并给出其物理意义,推导了基体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形态参数的变化对基体层厚度的影响.对于常见的无规形态,ξ≈1.对于准网络形态,ξ<1,并且不是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减小ξ和分散相粒径及其分布、增大其体积分数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更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H4SiW12O40.24H2O(SiW12)在水,乙醇,乙酸,乙酸丁酯中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得出,活性炭微孔结构对SiW12在其表面的吸附起着分子筛作用,水溶剂化的SiW12分子可顺利进行活性1.7nm左右的微孔,而其它溶剂化的SiW12分子,则需较大的孔径,提出了SiW12在活性炭表面吸附的微孔中孔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