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化学   397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35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63篇
物理学   2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71.
本文选择SAF和5Br-PADAP两个显色体系构成显色体系对,建立双显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经分离,同时高灵敏地测定铌和钽,应用在合金钢分析中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2.
研究了Al(Fe)-CAS、Al(Fe)-CAB在不同增溶体系中的双波长光度行为,提出了双波长等吸收法中“非零等吸收点”的可用性,并在铝铁同时测定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73.
氢膦烷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可以衍生出许多类型的五配位磷化合物,而且在有机合成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近年来氢膦烷研究的重要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74.
使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保持已有灵敏度的基础上,再提高其显色反应的选择性,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的新课题.作者在研究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析应用时发现,如在其显色体系中同时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则对体系的光化学性质有明显影响,有的灵敏度提高,有的选择性改善.实验表明,两性-非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以扩大不同显色体系的差别,对提高增溶光度法的灵敏度,特别是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基于此,作者曾在钪、铀、钍等元素的分析测定方面作过一些研究. 本文以金属-铬天青S(CAS)-烷基二甲基乙酸铵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显色反应为例,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在体系中的作用;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大过量Triton X-100共存,提高CAS显色反应选择性的可能性;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75.
通过裁剪分析和共聚焦成像鉴定了适配体的结合域,根据结合域位于3'端茎-环的特点,建立了外切核酸酶Ⅰ依赖的酶联核酸适配体比色分析法检测恩诺沙星残留.波长450 nm吸光度与恩诺沙星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6~254 μg/L,检测限为15 μg/L.实际试样检测显示:15个牛奶样本里有6个检出恩诺沙星残留,残留...  相似文献   
876.
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分析化学,仅是初步尝试。本文就“稀土元素-铬天菁S-邻菲锣啉-DDMAA”多元络合物的形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物理化学分析表明,Y、o-phen、CAS、DDMAA生成了有确定组成的四元络合物。从络合物吸光度随DDMAA胶束浓度的依赖性看出,当其浓度逐渐增加至CMC时,体系的吸光度激增并达到稳定的最大值。考察DDMAA在纸上电泳实验中的行为,表明其是以正电荷阳离子状态参与络合反应的。并推测了络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877.
教育需要创新.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发青少年创造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潮流的今天,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多给学生创设创新成功的机会,让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1.发现创新的意义1.1发现创新意味着认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的创新被挖掘、被发现,对学生来说,首先是一种认可,一种承认,是对其主体努力…  相似文献   
878.
为有效降低NO对环境以及人体造成的危害,着重从催化剂入手,研究过渡金属Mn2, Fe2, Co2, Ni2, Cu2及K掺杂的MnK, FeK, CoK, NiK, CuK的二聚物对NO的吸附性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 B3PW91, B3P86, B1B95以及PBE1PBE方法结合LANL2DZ, SDD, CEP-121G基组,采用B3LYP, B3PW91, B3P86以及PBE1PBE方法结合6-31++G(3df, 3pd), 6-311++G(3df, 3pd), 6-31G(d, p), LANL2DZ, SDD基组分别系统研究了X2和XK (X=Mn, Fe, Co, Ni, Cu)团簇和NO的几何结构,计算出其键长,频率,离解能,再与对应的实验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采用PBE1PBE方法结合LANL2DZ和6-31G(d, p)基组研究了X2NO和KXNO团簇的几何结构,计算出各原子间键长和吸附能.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79.
交换子群的中心化子和正规化子对有限群的结构有很强的控制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考虑某些交换子群的中心化子一致于正规化子,得到了p-幂零群和p-闭群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80.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Ti75Al25、Ni50Zr50和Cu50Zr50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过程, 得到并分析了平均原子体积和双体分布函数等结构参数, 并应用Voronoi多面体指数分析法统计了玻璃转变过程中二十面体及类二十面体团簇的数量, 通过分析团簇在玻璃转变过程中种类和数量的涨落趋势, 研究了非晶原子由短程序连接至中程序再至长程无序的动力学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 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以及塑性变形能力与动力学演化过程中Voronoi团簇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在玻璃转变过程中局部五次对称性高的团簇倾向于连接在一起形成链,从而密排整个空间, 降低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从而提高玻璃形成能力. 塑性形变倾向于发生在局部五次对称性较低的区域. 在玻璃转变温度附近团簇种类和数量的突变反映出非晶合金的自组织临界行为, 蕴含着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