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3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工作在278.15~38.15K(间隔10K)下,测定了无液接电池Pt,H_2(g,p~(?))|HCl(m_E)|AgCl-AgPt,H_2(g,p~(?))|HCl(m_E),PG(m_N)AgCl-Ag的电动势,其中PG为1,2-丙二醇,m_E=0.005~0.1mol·kg~-1,m_N=0.4~1mol·kg~-1实验数据用来计算NCl-PG-H_2O体系的盐效应常数K_s及NCl-PG的对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F_EN(g_(EN),s_(EN),h_(EN)和c_(P.EN))结果表明k_s>O,g_(En)>O,S_(EN)>O,h_(EN)>O,C_(P.EN)相似文献   
12.
13.
测量了牛血清蛋白不同pH值和不同离子强度Nacl水溶液中的渗透压,计算了渗透第二维里系数,按照Prausnitz提出的分子热学模型计算了蛋白质之间的静电排斥能、色散吸引能和离子排斥体积产生的吸引势能,并对这三种势能与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的变化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333.15K时, C~1~-~4醇在碳酸丙烯酯-盐(NaI、NaSCN、NaClO~4)固定液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1。观察到: 1. 各溶质的Inγ^∞~1和固定液中盐的摩尔分数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且发生盐溶效应。2. 在各个盐浓度的溶液中, 醇同系物的Inγ^∞~1和醇分子碳数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并对实验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在293.15及298.15 K下, 氨基乙酸和DL-氨基丙酸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及粘度数据; 计算了在无限稀释条件下, 这些体系中氨基酸的粘度B系数及偏摩尔体积。实验结果表明: 在甲醇-水的质量比值(W_B)分别约为0.15及0.25处, 两种氨基酸的B系数均出现极小值。讨论了氨基酸的引入对溶剂结构的影响; 并应用流动过渡状态理论计算了两种氨基酸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流动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6.
糖与非电解质在甲酰胺中相互作用的Gibbs自由能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298.15K时10个非电解质溶质在不同浓度甲酰胺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溶液中的保留参数.依据McMillanMayer理论,求得非电解质溶质与糖间的Gibbs自由能相互作用参数gij和gijj.采用OkamotoWood的基团加合法,求得各基团的Gibbs自由能相互作用参数Gx,y,讨论了非电解质溶质与糖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溶剂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在278.15~318.15K(间隔10K)下,测定了无液接电池Pt,H~2(g,p^0)|HCl(m~E)|AgCl-Ag;Pt,H~2(g,p^0)|HCl(m~E),PG(m~N)|AgCl-Ag的电动势,其中PG为1,2-丙二醇,m~E=0.005-0.1mol.kg^-^1,m~N=0.4-1mol.kg^-^1。实验数据用来计算HCl-PG-H~2O体系的盐效应常数k~s及HCl-PG的对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f~E~N(g~E~N,s~E~N,h~E~N和c~P~,~E~N)。结果表明k~s>0,g~E~N>0,s~E~N>0,h~E~N>0,c~P~,~E~N<0。应用结构相互作用模型解释了这些参数的符号及其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白同春  卢锦梭  周西顺 《色谱》1990,8(3):173-174
在有限浓度条件下,含醇多元系的热力学性质由于液态醇的缔合结构而显得复杂。醇浓度无限稀时,为研究排除醇的自身缔合作用时溶质-溶剂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的条件。许多作者用气液色谱法(GLC)测定了这种条件下溶质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无限稀释热力学参数,而对电解质溶液则很  相似文献   
19.
非水混合溶剂体系的盐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Rose釜测定了在101.33kPa下, 甲醇-二氧六环-NaSCN, 甲醇-二氧六环-NaI和甲醇-四氢呋喃-LiCl, 甲醇-四氢呋喃-CuCl2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实验结果和热力学基本原理确证了体系的沸点与加入盐浓度间的线性关系, 计算了各双液组成下体系的盐效应常数, 分析了实验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探讨了溶液内部粒子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用相律、盐效应理论、静电理论、溶剂化理论的解释, 得到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量热法测定了298.15K时葡萄糖在一些醇(甲醇、乙醇、1-丙醇、1-丁醇)与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热.采用McMilan-Mayer方法,将溶液热力学过量性质与溶液中粒子的相互作用参数相关联,求得了粒子间的焓对相互作用参数和三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并就溶质-溶质间的相互作用及溶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